东北网绥化12月21日电绥棱结合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经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定位,这个县最终形成了“发展五个产业,建设六城,抓好农村十四项重点工作,推进六个年建设”的思路和目标。12月7日,他们以县委文件形式将思路和目标下发,这标志着未来3至5年这个县经济社会发展方略正式圈定。
这个县把木材、食品、建材、手工艺品(文化)、旅游等产业简称为五个产业。力争5年内,木材产业引进超亿元、5000万元、1000万元精深加工项目分别达到3、5、10个以上,使30个木材粗加工业户成为加工终端产品企业,10户以上现有木材精深加工业户扩大生产规模,打造东北地区知名木制品精深加工基地和木材批发大市场;食品产业5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亿元项目3个、超千万元项目10个以上,力争建成滨北副食品加工基地;建材产业今后5年产值达到5亿元,年利税3000万元,高科技、高附加值建材产品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60%以上,新型墙体、防水材料企业分别发展到10户、5户,花岗岩石材荒料开采量达5000立方米以上;创造条件,支持黑陶、草柳编这样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产品发展,不断壮大产业群体,增强集聚效应,提高产品水平,创造和保持手工艺产品精、巧、小的风格特点,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让小产品走向大市场。力争到2011年,把绥棱打造成“中国土陶之乡”;旅游业在实行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合力集中推进,提升景点品位,开发旅游线路,优化观光环境,打造特色品牌,5年内成为滨北地区旅游名城,步入全国旅游强县行列。
为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活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这个县利用3至5年时间建设成为较高水平的卫生、文明、园林、平安、乐业、旅游等六城,促进社会和谐。到2011年,城镇人均占有绿地达10平方米、人均新增一棵树,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900个以上,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每年城镇房地产开发力争达10万平方米以上,年解决临时用工30万个,力争5年把绥棱建设成滨北地区以特色园林为主基调的旅游名城。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统筹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落实好新农村建设14项重点工作。村屯环境实行“五化”,在旱田区辟建2至3处千亩以上规模经营试验区。明年重点建设好马铃薯、水稻、大豆、樱桃谷鸭、黑木耳和经济作物六大基地,畜禽饲养量达332.1万头(只),启动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工作,建通乡通村公路144.62公里,打井30眼,完成30个村屯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建或改造住房2000户,改造贫困户危房200户,5年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平方米,每个乡镇建一处乡镇文化站,力争3年消除“空壳村”,全县30%村级债务得以化解。
这个县把明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城乡绿化、素质教育、依法行政、帮贫扶困、平安维稳等六个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绥棱。他们将以大项目为牵动,建设好九江工业园区,辟建木材产销、建筑材料、农林产品流通三大集散地,打造木材、建材、食品、旅游、手工艺品(文化)等五个产业。在城镇绿化上,计划栽植乔木约2.4万棵、灌木18万丛;在乡村绿化上,主要实施“百千万”工程,造林1万亩。在农村、中小学校、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城镇社区、城乡机关这五个层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打造新型农民,培育四有新人,争当文明经营者、文明市民,创建三型机关。城乡400户贫困户危房得以彻底改造,低保人数由10136人增加到11136人,完成380户的开发型贫困户的脱贫任务,统筹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50万元。群众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人均犯罪率、人口发案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