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17日电青冈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行种植业标准化、养殖业专业化、劳务输出规模化,实现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这个县加大种植业标准投入力度。他们新打机电井115眼,使机电井总数达到1110眼,新建和维修、加固塘坝25座,完成涝区治理渠系112公里,新建、维修加固桥涵79座。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了整地、投入、种植高标准。完成机械化整地216.1万亩,翻耙起压一次成型面积120万亩,机械收获41万亩,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0.1%;农作物良种应用率达95%以上,亩施农肥近两立方米;玉米面积达到164万亩,采用坐水、包衣、催芽种植地块达90%以上,万寿菊、商品瓜菜、瓜菜制种等经济作物推广了工厂化育苗。建设乡新合村以农业科技为基础的高产高值经济作物面积近7000亩,实现收入1000多万元,带动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000多元;在高产攻关上,以芦河镇5万亩高产攻关示范带为重点,采用保护地栽培等先进生产技术,示范了先育335等优良品种,示范田比常规种植亩增产200多公斤,亩增收200多元。通过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和采用标准化技术,全县粮食产量达7.1亿公斤。
这个县以大规模专业养殖与普养相结合为主导方向,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典型引带,已形成了以专业化养殖小区或养殖场、专业村、专业屯、专业户“四位一体”的养殖新格局。今年,全县奶牛、肉牛、生猪、肉羊、白鹅、特色养殖饲养量分别达到了2万头、13.5万头、80万头、15.4万只、80.2万只、12万头(只),养殖小区、专业村、专业屯、专业场(户)分别发展到3个、6个、100个、300个,畜牧业实现产值4亿元。劳动乡新生村新力屯在典型大户引带和优惠政策扶持下,大力发展狐貉特色养殖,全屯养殖户年总收入达到了100多万元,养殖户年均增收35000多元;建设乡双泉村奶牛生产年可实现收益160万元,仅奶牛一项,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这个县围绕农民工市场需求较多的建筑装修、电焊、计算机、保安等行业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民工2.4万人。通过内转外输,以组织规模化输出为主要形式,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31万人,实现收入3.61亿元。芦河镇益发村通过组建协会,组织53户农民到大庆承包2400亩土地种植西瓜,实现收入240万元;青冈长林肉类食品公司与芦河镇拥军村“反租倒包”土地,涉及流转土地的590名劳动力,企业反雇经营土地的有150人,可使农民增收300多万元。同时,还有65人到长林公司打工,357人到外地务工经商,18人发展生猪养殖,实现收入2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