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17日电海伦市全力打造生态文明村,精心构建富民生态家园,目前全市已建成以农村沼气为纽带,使用沼气灶、沼气灯,利用太阳能取暖,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生态文明村20多个,发展环保型庭院3000多户,打造绿色庄园、循环经济示范园近百处。
以沼气池建设为突破口,整合农村各类可再生资源和农业实用技术,把建设富民生态家园与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打造生态文明村。在广泛宣传建设生态文明村重大意义、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的基础上,结合海伦实际制定了创建生态文明村实施意见,由市文明办牵头,村镇建设等相关部门配合,对全市243个行政村进行了整体规划,以“文明一条街”为总抓手,村抓示范街,街抓示范户,组织发动群众清理垃圾,普及村民公约、实施四化工程,同时结合开展“美在农家”、“星级户评比”活动,积极落实镇村规划,教育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绿色消费、清洁能源生产,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推广“草养畜,畜产沼,沼种果或养鱼、喂猪”的大循环经济模式,搞好农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建设环保家园,节省能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彻底解决农村一些村庄脏、乱、差的问题。如今,这个市已有五分之一的行政村全部实现水泥路村村通,部分村庄街道进行了香化,兴建了排水管道,道路两侧栽植了花草树木,建设农村自来水工程,覆盖2.5万户,受益人口达12.5万人,大部分村庄实现了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由农村能源办公室积极争取的沼气池建设,在农家院里建成厕所、猪圈、厨房“三位一体”的沼气池,让农民用上了清洁卫生的新能源,不仅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而且每户还可增收近2000元。
此外,这个市以文明建设为抓手,以各类活动为载体,营造健康和谐的“文明乡风”、“绿色乡风”、“和谐乡风”,倡导积极向上的和谐、健康生活方式。全市农村已经全部制定了村规民约,持续开展了移风易俗活动,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新农村建设中心户”评选活动,村村都建立了文化大院、青年书屋、远程教育接收点,为农民的学习、娱乐提供了场所,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尽快形成,推动了生态文明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