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纪实
近年来,海伦市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惩治腐败力度,切实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他们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惩治腐败的新方法,采取了主题教育、制度规范、监督制约等新举措新途径,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使反腐倡廉不断提档升级。
为发挥教育警示作用,形成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今年3月份,他们在全市开展了以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市电视台开辟廉政教育专栏,进行了8期专题讲座,解读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内涵。同时,由市纪委监察局组织力量编写了《作风楷模》一书,收录了全市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并免费发放给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此基础上,市纪委监察局还在基层各党委、各部门播放《廉政中国》系列电教片53场,观看人数1.8万人;举办了黑龙江省警示教育图片展,共展出3场,2100余名党员干部观看了展览。为了延伸教育触角,拓展教育范围,他们还开展了廉政文化“五进”宣传活动,即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在社区主要街道设立廉政文化公益广告牌20余幅,开展广场文化活动30余场次,送廉政文化下乡演出60余场次,创作廉政文化剪纸作品300余幅。市电视台还开办了《廉政时空》栏目,现已播发24期。开通了海伦纪检监察网站,设立廉政漫画等11个栏目,截至目前,网站日浏览量达50多次,浏览总量达到11300多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做到廉政之风常吹、提醒之声常有、警示教育常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在主题教育的同时,他们还在完善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将审批项目全部纳入政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审批,统一收费。年初以来,政务中心共办理行政审批项目及各种证照9000余项,收缴税费1153万余元。为了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资金监管力度,严格控制资金来源渠道,堵塞资金流失“黑洞”。在村级实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在乡镇和市直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今年,市财政会计核算中心拒付不合理支出99笔,涉及资金12万元。在实行选拔任用干部差额考察、差额票决、任前公示等制度的基础上,又大力推广了党代表常任制度、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党代表常任制实施以来,共开展视察活动70余次,提供议案500余条,被党委采纳100余件。共对165名乡科级干部实行了职务任期制。他们还实行了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全年共挂牌出让经营性土地11宗,成交额达2441.87万元;实施政府采购136次,采购资金1748万元,节约资金88万元;对15项建设工程招投标进行执法监察,全程监督,规范了招投标行为。
为了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年初,各乡镇、系统和部门的一把手在电视上,就抓廉政建设和自身廉洁自律等内容进行公开承诺,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具体工作中,他们还开展了经常性的廉政谈话、廉政访察、经济责任审计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行为规范。今年先后对15名新任职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谈话;对存在不廉洁问题的5名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用公款吃喝玩乐、公车私用等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共查处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大操大办案件5起。同时还对26个单位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领导干部26人,审计金额268万元,发现违纪违规资金62万元,分别按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在强化主题教育、制度规范、监督制约的基础上,还加大了严惩腐败的力度,充分发挥惩治在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今年,共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33起。其中,科级干部案件2起,大案22起。共查处党员干部33人,其中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的9人。通过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升了反腐倡廉工作的运行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