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13日电今年,我市创新机制,活化载体,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科学素质。
我市重点实施了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全面推进营造示范效应。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上,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普活动。组织参加的全省科学幻想画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科学幻想画500余幅,有18幅作品在国家、省获奖。将绥化市第六中学、安达市和平小学等7所学校命名为科普示范学校,进一步推动了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上,借助科普之冬、三下乡、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有效活动载体,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科普之冬期间,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5700多场次,受益人数115万人次,免费发放科普图书、资料和挂图320万份(册)。实施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对10名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10名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提高城镇人口科学素质行动上,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站、活动室、图书室、科普画廊等阵地,开展主题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城市居民科学素质和生活质量,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科学知识讲座、健康知识课堂500余次;在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上,突出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能力的培训,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300余次,年培训人数在1万人以上。
我市探索科学教育与培训建设、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建设、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和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有效途径,拓展改善社会公众获得科普知识的来源和渠道。全市科普网站点击率超过1万次,编制图书挂图种类20大类。市科技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在明年8月份投入使用;新建集村民教育、科技教育等“六位一体”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11个,改建234个,全市新建科普活动站120个,科普宣传栏200个,配备科普宣传员20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