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10日电海伦市为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制定发展大计、倾听群众呼声、解决问题纠纷、密切干群关系、扶贫解忧帮困”的主要平台和回音壁,延伸服务功能,努力将已经投入使用的4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为办公中心、问事中心、学习培训中心、亲民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调解中心。
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级事务办公中心。在此设立党支部、村委会、妇联、团支部等各类办公室。全市243个村实行村干部“座班”制度,也成为财政、民政、计生、农业等上级单位部门设立的临时办公场所,便于上门服务,方便群众。
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群众问事中心。以“群众问事会”为载体,在村级活动场所召开各类议事会、座谈会、评议会,对村内事务实行民主管理。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对本村重要事务,按照村级组织议事规则和“一事一议”的要求,进行讨论决策。对年度发展计划、集体经济建设、财务收支情况、民政优抚和救济情况等,及时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对“包村承诺制”进行评议,检查承诺完成情况和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学习培训中心。在村级活动场所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点,实行“送”教上门。组织村民观看农村实用技术电教片。同时,结合科技“三下乡”活动,邀请省内、市内农科技专家定期为村民传授实用种植和养殖新技术。截至目前,共邀请省内、市内农技专家指导授课57人次,培训党员、科技骨干示范户1600余人。邀请本村或近邻致富能手、种养专业大户交流发展经验,提高村民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亲民便民服务中心。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各类服务点和联系点。农忙季节,成为农资部门的农资供应点,帮助群众解决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难的问题。目前,全市常年的农用物资供应点已经有30多个。中心还为群众进行计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及时接受群众报警,解决治安问题。
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文化活动中心。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民看书、看报、查阅资料和开展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基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建立了村级图书阅览室,建立了村级体育活动室,开设棋牌、篮球、乒乓球、象棋多项体育活动队,定期组织村民参加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农民运动会。村里的活动与文化下乡结合,以秧歌队、二人转、民俗杂技为载体,引导广大群众开展积极向上的休闲娱乐活动,还定期组织村民观看主题鲜明的积极向上的电影和文艺会演。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民调中心。
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调解小组联系点,解决各种纠纷矛盾。还协调有关部门,帮助群众解决对化肥、种子、农药、商品等的投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