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千日梦圆
http://suihua.dbw.cn   2007-11-27 09:47:49

  ------兰西第二轮妇女解困行动侧记

  在初冬时节,兰西县3000余名贫困妇女拥有了最丰硕的收获,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的她们,经过近3年的努力拼搏,在各级妇联组织近千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彻底脱掉了贫困的帽子,圆了致富梦。

  2005年初,兰西县妇联针对农村消息闭塞,贫困妇女文化素质偏低,脱贫缺少项目,致富缺少资金等实际情况,积极为妇女解困助力。县妇联成立了妇女生产生活需求信息服务站,并以此为中心,以城乡各级妇联组织为网点,形成了上下贯通的信息服务网络,为妇女提供生产、生活方面的信息;聘请农业专家、农技人员深入到乡镇、村屯讲解特色种养技术,培训妇女1500多人次,红光乡红光村贫困妇女谭秀霞经过培训后,搞起了貂、狐养殖,现在每年都可收入1万多元。县妇联主动与当地金融部门和上级妇联组织沟通联系,为广大妇女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已有近400万元的小额贷款逐年发放到臧淑霞等贫困妇女手中。

  这个县还依托“中国亚麻之乡”的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绿色亚麻用品产业,积极辟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主战场,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在企业与妇女职工间牵线搭桥,协助企业在条件允许的乡、村、屯成立加工作坊,让农村闲置妇女在当地通过从事麻业编织实现了增收脱贫。几年来,共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近万人次,其中贫困妇女2000余人次。大力实施“万名妇女建麻城活动”,使广大农村妇女劳动力通过从事麻业生产和加工实现增收。与县内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沟通协调,使其培训侧重点向农村妇女倾斜,聘请亚麻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就亚麻坐垫编织技术、怎样做好经纪人等课程对妇女进行培训,并针对妇女所需对所培训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利用较少的学习培训时间,获得较多的技能收获,有效地解决了产品质量关、信誉关,使企业与农户进行有效对接。全县105个村的妇委会主任经过了全方位的培训后,成为亚麻编织行业的一支生力军,带动各自身边的妇女从事亚麻编织,在炕头上办工厂,足不出户把钱赚。红星乡武家村的妇委会主任柳常利积极与亚麻企业联系,把编织原料带回村里,发动妇女们搞亚麻编织,一下子就带动该村300多名妇女从事手工编织,人均增收3000多元。他们还不断释放“兰西麻纺工”的品牌效应,抓住省、市劳务对接会、中国亚麻节、亚麻订货会等有利契机,对“兰西麻纺工”品牌进行大力宣传,为500余名贫困妇女外输劳务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这个县还充分发挥女企业家、女能人的引带作用,为贫困妇女从业、就业创造条件。仅女企业家王桂荣创办的榆林实业有限公司就安置残、贫妇女60余人,年人均收入近6000元。贫困妇女王亚兰丈夫有病没有劳动能力,还要供孩子上学,自己下岗后家里生活更是难以维持,王桂荣知道情况后,主动找她来厂里工作,每个月做计件可以赚到800多元,她丈夫也在厂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个月可以赚到500多元,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作者: 赵庆 丛淑波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