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23日电近年来,庆安县实施了以人力上大投放、资金上大投入、手法上大举措为主要内容的“大外宣”战略,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
在人力上大投放。这个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把“大外宣”战略列为一项重要任务,成立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配对外宣传人力、物力资源,每年县委都召开两次常委会,专题听取外宣工作汇报;近3年,他们依托企业在县外的办事销售机构建立外宣基地20个,今年又依托北京、上海等地外出打工的老板,建立外宣基地14个,除定期沟通联系外,每年投放外宣品2万册(件),通过外宣联络站引资8000万元。
在资金上大投入。这个县创新外宣工作资金筹资渠道,采取政府牵头,企业为主,谁受益谁出资,谁出资谁受益的办法,广辟筹资渠道,建立起多元化投入机制。2003年至今,县政府直接投入的外宣资金达800万元,举办了三届绿节,制作外宣品,举办了发布会、洽谈会,邀请中科院院士等来县作报告、举办论坛6次。米、药、酒、木材和建材五大产业骨干龙头企业每年在产品宣传上的投入都在500万元以上,他们在县外宣办的组织协调下,或是单兵作战,或是联合出击,形成了报上网上有字、电视有影、电台有声的立体宣传态势。
在手法上大举措。这个县采取发挥宣传部门优势、邀请记者来县搞专题、制作外宣品、借助网络、举办新闻发布活动、举办节日、参加经贸洽谈等多种形式,提高对外宣传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他们抓住新闻发布活动能引发轰动性宣传效应的优势,2003年至今,共举办新闻发布活动9次,50多家新闻单位的400多名记者参与报道。2003年7月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黑龙江庆安绿色食品节新闻发布会,45家新闻单位60名记者参加,发稿80多篇;2003年以来,他们成功举办了三届绿色食品节,共签约71项,资金达22.1亿元;2004年,“中国(国际)绿色食品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个县作为全国县级唯一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开发绿色食品的经验,会上同有关客商达成大米销售协议20万吨,签订绿色食品开发合同4个。几年来,他们共组织米、药、酒业加工企业参加行业展销会、洽谈会20多次,签订销售合同10亿元;他们坚持常年组织人员搜集国内外有关经济信息,结合自身优势开发建设项目,每年都筛选出优势项目,去绥奔哈、跑部走京,向他们专项汇报以求得支持和立项。近3年,有10个项目是通过主动汇报取得;他们与3000名在外庆安老乡、大中专院校学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及时把拟招商项目情况传递给他们,通过在外庆安人引进资金1.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