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23日电11月2日,今年我市区投资7600万元的34条主次街道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其中万发路和靖宇小学胡同等7条“闹心路”全部修成了水泥路,受益的居民和师生拍手称赞。这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倾心打造民生工程的一个精彩缩影。
今年初,新一届绥化市委、市政府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市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查民情、知民意、解民难、暖民心等形式,积极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就业难、就医难、行路难等民生难题,把公仆形象实实在在地写进老百姓的心中,民心在温暖中尽享和谐社会的阳光雨露。
倾心解决就业难,提升了贫困人群再就业和创业的信心指数。9月14日,市委书记胡世英等10名市领导为10名下岗失业人员签字担保小额担保贷款,全市一次有101名失业下岗人员当天拿到202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到10月末,全市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人数为1006人,发放金额1511万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15万人,完成省下达任务指标的97%;领证人员再就业5.23万人,完成省下达任务指标的99%,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2万人,完成省下达任务指标的91%;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比省下达任务指标低0.5个百分点。全市再就业技能培训1.7万人,培训合格率91%,再就业率65%;劳动预备制培训0.35万人;大力开展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人员的创业培训,开办创业培训班107期,培训3230人,培训合格率92%,创业成功率68%。
强力解决行路难,提升了市民百姓安居乐业和共建美好家园的幸福指数。今年是我市建市以来城市基础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综合效益最好的一年。共计投入1.2亿多元,修建了34条主要道路、11条人行路、20项排水工程、4项园林绿化工程等88个市政工程项目。很多与市民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巷路胡同都得到改善,修成硬质道路。据说,哪里的巷路通了,附近的居民就高兴得放起鞭炮。
持之以恒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工程,提升了市民生活的温暖指数。2006年10月15日,我市城区实现集中供热,供热面积160多万平方米。今年集中供热新增150万平方米后,城区总供热面积将达到312万平方米,市区接入集中供热的单位(小区)215个,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40%,近15万市民将享受到大供热带来的温暖。10个小区的供热难题得到解决,先后拔掉了92根冒黑烟的大烟囱,城区环境得到较大程度改善。
群策群力解决就医难和食品药品质量,提升了市民的健康指数。我市一直重视食品药品质量的监管,保护好市民的生命健康。通过政策和机制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提高群众的生命质量。市委副书记、市长于莎燕曾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和到各地各部门调研,对解决看病难和食品药品质量提出总体要求和解决措施。抓药品源头治理,确保地产药品安全质量可控;抓药品渠道治理,确保经营环节质量安全可控;抓医疗器械治理,确保群众用械质量安全可控。今年专项整顿共出动1200人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600余家,经营企业的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共移送违法药品广告69起,发出通报3份,警示企业12家。对20多家有理疗设备的单位进行检查,共检查54台,有一家医疗机构受到处罚并没收器械。对全市571户食品生产企业和1299户小作坊均分别建立了纸质和电子档案,其中获《食品生产许可证》553户,占总数的96.8%;通过引导企业自我规范、自我整改、自我提高,食品企业100%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并建立了原辅材料进货和生产销售台账。一年来,在食品安全方面,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750人次,巡查企业1870户,对90户高风险食品企业产品监督检验530个批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5起,责令企业整改448户,查处违法案件货值31.7万元,罚没款32.6万元,端掉黑窝点4个。
用发展方法解决特殊贫困人群的民生难题,提升了人民的和谐指数。全市纳入城乡低保人数达392080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23444人,农村低保对象268636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市集中整合改造的农村敬老院共有9处,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800万元,已入住2530人,占全市集中供养总数的31%。今年全市已修建2716户、8148间危房。全市已下拨春夏荒救灾款608万元,救济灾民15.8万人。全市7800个帮扶对子共启动扶贫项目7800个,项目成功率100%;特困职工就业率100%;按照省委规定的人均月收入达到134元的脱贫标准,7800名被帮扶的困难职工全部脱贫,脱贫率达100%。市委书记胡世英与市第四粮库困难职工孙树彬结成帮扶对子。孙树彬家4口人,妻子无业,曾利用自家宅院养殖生猪贴补家用,因其母患病治疗欠外债近3万元。今年春季孙树彬经销化肥,胡世英帮助协调办理了营业执照。通过两年多帮扶,孙树彬终于走出困境,欠款全部还清,还有5000多元的积蓄。市长于莎燕帮扶望奎县糖厂职工蒋兆凤,帮其确定养猪项目,协调贷款2万元,还帮助解决饲料等。通过3年帮扶,目前蒋兆凤年收入在万元以上。今年是全市第二轮农村万名贫困妇女解困行动的最后一年,全市共帮扶贫困妇女10102名,参与帮扶单位1287个,结帮扶对子7994对,提供生产贷款4719.12万元,为贫困妇女提供生产项目385个,帮扶物资价值535万元。赵亚华家住明水县明水镇治安村,市委党校教职员工为她捐款5000元,购买了10只优质绵羊,承包了17亩地,又请来农业、畜牧专家多次入户指导。现在赵亚华家有羊42只,母羊的双羔率达到68%,年收入达到1.5万元。
建设全面保障体系,提升了市民百姓的共享指数。全市原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已全部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今年1~9月份,全市发放其本养老金44882万元,发放率为100%,同比增发15615万元。市、区参保离退休人员18521人,已发放养老金9693万元。全市共征缴当期养老保险费28394万元。占全年征缴任务的75%,征缴历年欠费22826万元,完成省下达任务的556%。今年征缴总额同比增收19686万元。市、区共征缴养老保险费8788万元。几年来我市的养老保险费征缴额以年均30%的速度逐年递增。目前全市已有63193名退休人员进入街道社区管理,社区管理率达到76%。目前,全市职工参保率达到75%,参保人群为机关、事业、企业(含困难企业、中省直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等。医保基金征缴率每年达到85%~98%左右。全市医保定点医院38家,定点门诊60家,含社区卫生医疗机构28家,定点零售药店49家。全市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80%以上的农村人口可以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