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22日电今年,北林区以加快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克服了春季低温和夏伏连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深入推进优质化、设施化战略,实现了农业健康发展。今年粮食总产达10.81亿公斤,比去年增加850多万公斤。种植业农民总收入可达27.5亿元,比去年增加6.9亿元。仅种植业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可达2470元,比去年增收180元。
这个区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科学安排种植计划。今年,这个区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严重旱灾,全区各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挥抗旱,使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全区粮豆薯总产达11.18亿公斤,比上年增长4.2%,实现了大灾之年不减收。这个区主要是从粮食作物上进行了“两增两减”的调整。“两增”即水稻、玉米分别增加了9.2万亩和12.1万亩。“两减”即大豆、马铃薯分别减少20.8万亩和2万亩。今年粮食作物不仅产量提高,价格也看好,总体收益好于去年,大豆每公斤目前达到4.2元以上,水稻每公斤达到1.7元。从经济作物看,今年面积发展到63万亩,由于在旱期采取了大面积的浇灌,西瓜、香瓜、菇娘、油豆角等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市场价格也比较好,亩效益都在800元以上。今年辣椒、香瓜、西瓜、大葱每公斤平均市场价均高于上年同期价格。4万亩的烤烟,产量实现12.9万担,比合同计划增产3000万担,烟农收入可达到5500万元,烟叶税实现1500万元。
农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在水利工程建设上,这个区新建硬质化渠系3万延长米,增打机电井400多眼,有效解决了水田排灌难的问题;在水田育苗大棚建设上,新增水田大棚1万栋,覆盖面达到80%以上;在科技示范园区,旱田重点实施了“百万亩玉米高产攻关”项目,水田重点对秦家水稻生产示范区进行了提档升级;在农机化建设上,加大了组织引导力度,农机合作社发展到23个,全区大型农机拥有量达到582台,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