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20日电庆安县把打造“文化庆安”纳入“十一五”规划,今年围绕“文化年”建设,采取“三促进”的方法,着力发展群众文化、特色文化和文化基础设施。
这个县以“绿色文化”促进群众文化。为了让“绿色文化”真正成为庆安群众文化日益发展的主流,县宣传文化部门围绕迎“绿节”、纪念“绿节”这一有效载体,组织开展书画摄影精品展、文艺会演、广场音乐会和农民歌手大赛等活动500场次,各社区还组建了老年秧歌队、舞蹈队、京剧沙龙、太极拳培训班等10余种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体组织,丰富了城镇居民文化生活,有力地牵动了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为了进一步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县文化部门组织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200余场次;同时,城乡中小学校以弘扬“绿节”精神为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书画、演讲、队会、团会、英模报告会等活动。在众多“绿色文化”的牵引下,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乡村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这个县以“精品文化”促进特色文化。在发展特色文化方面,庆安县先后成立了版画协会、书法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众多专业人士依托这一有利平台创作精品,有效地促进了特色文化向前发展。在书画创作上,今年以来,版画创作先后有《红柳》等7幅新作品在国家、省、市级杂志刊物中发表、获奖;庆安一中教师尹晓军的国画作品《晨曦》、《快乐的雪》被中国国家书画院出版发行的《当代翰墨名家精品集》入编;目前,版画主创人员已发展到16人,书法主创人员14人,摄影主创人员7人,每年举办各类培训、集体采风、展览等活动200余次;在文学创作上,段金林又推出了反映当代农民生存状况,揭示遏制两极分化重大命题的《奔向太阳》一书和《家庭伦理》系列小说;王飞的创作歌曲《冰上渔歌》入选国家民族大学音乐教材。众多的文艺精品、文学著作对全县特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作用。
这个县以“城乡一体化”促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他们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通过招商、投融资等方式,对城乡文体活动场所及文化办公场所进行修建、改造。巨宝山乡利用省文化厅投资建设了300多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位居全省试点乡镇前列,对建设乡村文化服务场所起到了示范作用。县图书馆、文化馆、评剧团、电影公司通过资产置换的办法均改善了办公条件,购进所需配套设备,使办公场所及文化场所全部达到了现代化、智能化。城镇现建有人民广场、休闲广场、站前广场等50余处健身休闲场所,农村有休闲广场54处,文化站14个,文化活动室77个,文化大院600个,篮球场1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