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众志成城谱新篇
http://suihua.dbw.cn   2007-11-14 10:35:02

  ------绥化经济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记事之二

  市委、市政府最初在构想市本级发展时提出了改造老城区、开发新城区、建设经济开发区,认为未来绥化发展将靠这“三区”支撑。

  绥化经济开发区作为拉动市本级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能不能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关系到绥化的未来和长远发展。

  目标既定,蓝图美好,带给开发区人以鼓舞和鞭策,更是责任与压力。开发区管委会组建之初,面对仅有5人的队伍和一片开阔的平野,开发区一班人知难而上,以创业者的豪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开发区发展建设的战场中。

  如何发掘优势,破解招商引资难题,实现项目引进零的突破,既是开发区工作开局之需,更是振奋全市人民建设开发区热情和士气、实现远景规划的起步之举。开发区全体人员分路出击,各显其能,动用和发挥一切关系和力量,实施全方位招商引资,当年就成功引进9个项目,其中天有为电子公司等4户企业当年建成投产。良好的开局极大地激发了开发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在不断放宽视野、完善思路、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针对入区企业和项目逐年增多的现实,开发区又提出了“招商、安商、扶商”新理念、新举措。项目手续全程代办制兑现了客商与相关审批机关零接触的承诺;工作首问负责制使客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驻企服务责任制搭建起企业对上、对外协调、沟通的绿色通道和了解掌握政策的信息平台,实践着招商、安商、扶商的宗旨要求。

  真诚服务赢得信任,辛勤汗水结出硕果,到2005年开发区已初具雏形。面对开发区的快速发展,绥化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扩充开发区区域面积决策的同时,召开市委118次常委会议,及时调整开发区机构设置,强化开发区功能。撤掉开发区原有内部科室,成立6个直属局、办,要求市直8个部门在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将北林区宝山镇划归开发区代管。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开发区功能,完善了开发区管理体系,为开发区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不仅如此,从市四大班子领导到中省市直相关职能部门,都心系开发区的发展。

  市委书记胡世英拿出主要精力,亲自为开发区发展描绘蓝图,解决具体问题。几年来,胡世英带领市级相关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到辽宁葫芦岛,吉林德惠,哈尔滨利民、宾西等地发展较好的开发区进行考察、取经。回来召开座谈会进行总结,拿出促进市本级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胡世英说,发达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管用的发展模式。一些我们感到不可绕过的难题,在发达地区几乎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大胆地“拿来”就行。针对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胡世英几年来先后5次到开发区现场办公,及时破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现场办公中除为开发区及企业研究解决一些棘手难题外,还为开发区总体规划、城区美化等提出了详尽、具体的方案和标准要求。胡世英还倾心投身到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中。凡是需要书记出面洽谈、协调的项目,不管路多远,他都毫不犹豫,几年来多次亲自带队到江浙、山东等地招商引资、洽谈项目,极大地提高了项目成功率。

  市委副书记、市长于莎燕亲自与哈尔滨市规划设计院沟通,让其帮助绥化开发区制定了《2000年~2020年开发区总体规划》,为开发区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于莎燕还带领开发区管委会的同志到南方进行定向招商,特别是在引进山东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投资项目中,带领相关人员多次亲赴山东接洽商谈。尽管有多个地市给出了高于我市的引资优惠条件,但凭着绥化领导的一颗诚心和执著,终于使项目落户到绥化。如今,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已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成为开发区现有企业中的龙头老大。为解决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资金问题,于莎燕一连三次亲自拜访省开发银行,一次性为企业解决建设资金5000万元。

  在于莎燕的亲自领导和参与协调下,绥化经济开发区已被确定为俄电输送节点。俄电项目的引进,使经济开发区引起了国内用电量大的项目的关注和青睐,拟投资客商纷至沓来,势必成为推动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新动力。

  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也多次带领班子成员,深入到开发区和所属企业现场办公,帮助开发区谋思路、定目标、出点子、解难题。

  今年年初,新的市政府班子组成后,副市长王国俊开始分管开发区工作,在工作摆布上把工作的重心之一放到开发区上。在今年入区项目供地审批中,为确保全部23个项目用地手续在省里规定的最后期限完成,他亲自参与领导具体工作,亲自协调坐镇指挥,全程跟踪工作进程,使23个项目顺利入区。对今年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王国俊高度重视,带领经济开发区相关人员亲自规划设计,协调落实建设资金,多次到现场检查、指挥、督促、落实,使这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对中小企业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及项目摆放工作,王国俊也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使得中小企业工业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初具规模。

  原副市长王兴有可称得上是绥化经济开发区的设计者和奠基人。当时他在市政府分管工业,兼任绥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他带领开发区干部从零做起,硬是打拼出一片属于开发区的天地。

  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宝钧是一位经济通,也是做事踏实、为人低调的实干家。4年来,面对有限的财政投入,张宝钧带领管委会的同志构建了“小政府,大服务”的现代管理模式,建立了开工前“一条龙”服务、建设中全方位服务、投产后经常性服务的运行机制。开发区从一片荒地和农田起步,到今天初具雏形,蕴含无限发展生机。

  市直机关部门也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从自身业务职能出发,为开发区的发展制定了具体的支持、服务措施。市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城市行政执法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工商局按照市委常委会的要求,在开发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对开发区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消防支队、卫生防疫站、农业开发办还主动行动,在开发区设立了服务性科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等众多部门也都为开发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众手托举“龙抬头”,众志成城谱新篇。今天的绥化经济开发区不仅形成了相当的经济规模,同时还具备了较强的招商引资吸附力。最直观的例证是,在今年国家提高建设用地土地出让金标准、紧缩建设用地供应的形势下,又有20多个新的项目在开发区开始茁长。

  ———总投资1.2亿的昊天工业科技园年产15万吨玉米淀粉项目,6月份开工建设,现在厂房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计划在年底前投产运行。

  ———绥化电业局与北京中电高压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合资建设、总投资4500万元的新型全密封组合高压开关生产项目,5月份借用远大电力公司现有厂房投入生产,计划年底前搬入新建厂区。

  ———总投资1.2亿元黑龙江申禄达包装有限公司建设的建材及装饰材料大市场和包装制品加工项目,9月份开工建设,计划明年7月试营业。

  此外,还有年产10万吨精制米项目、年产8000吨钢结构项目、年产1000万米聚乙烯绝缘电线电缆项目、年产100万套工业空调机组项目、年加工3020吨风力发电机塔筒法兰盘项目等等,已经开始动工兴建。今年,新引进的3个汽车4S店项目也已经投入运营。加上先期入区的8户汽车4S店,绥化经营的国内外品牌汽车种类将超过20个以上,绥化将成为滨北最具规模的汽车集散地,辐射到绥化以东以北地区。

 
作者: 曲冰野 李云峰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