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涓涓清流润民心
http://suihua.dbw.cn   2007-11-12 08:54:59

  ———北林饮水安全工程侧记

  10月12日,事关3个乡镇、十数个村屯,牵涉十几万农村人口的北林区饮水安全工程正式竣工开闸。清亮透彻的净化水经绵延百里的自来水管线,由百姓家里的水龙头喷涌而出,困扰当地群众几十年的饮水难题一朝得解。一时间,万众欢腾,众口称快。

  在12日红旗乡饮水工程竣工剪彩主现场,一个展览架上陈列着四行十几瓶水样,由浊到清,由黄混到透亮。直观的展示给人的印象格外的明显、强烈,红旗人用这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让外来人了解感受到他们的喜悦。在其后的图文解说板上,一组组照片、一个个数据让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永安、红旗、太平川3个乡镇,原来饮用水源均为浅层水,深井不过10米,水质极差,铁、锰超标近10倍,水中氨、氮、大肠杆菌及菌落指数均超标,每逢夏季,痢疾流行。

  红四村农民陈荣富指着一瓶黄浊的、半泥半水的瓶子说:“即使这么黄呛呛的水,也不常有,遇到干旱季节,水井干涸的情况常见。谁都知道‘红旗西瓜’甜、好吃,就是因为红旗干旱年头多。”“红旗西瓜年年有,唯独吃水让人愁。”是饮水安全工程使这句话成为回忆。红四村去年新打的一眼108米的深水井,每小时出水量30吨,“够七八个屯子吃了”。

  今年,是北林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感受到了决策者、建设者们的甘苦,也感受到了人心向背。

  七八月份,正逢高温季节,而施工人员为抢抓进度,在高温下挥汗如雨。而热融联接、喷灯加热等必不可少的施工环节无疑为工人们火上浇油。高温本来就令人难以忍受,而试水堵漏、粘土封井等程序又让工人们糊满一身泥巴。泥与火的考验都没有延误建设者们的脚步。

  红旗乡大红三、小红三两个村,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6名村干部自行垫付了6万余元的工程款。干部带头,示范作用明显,水引进村之后,处于观望状态的村民纷纷拿钱,争相引水入户。

  因为饮水困难,红旗乡党委书记刘东风上任之初,曾被群众在大雨中围困数小时。因为饮水困难,永安镇的上访群众曾“坐满了5台拖拉机”。潺潺清泉润民心。现在,满腔怨气早被雨打风吹去,张张笑颜如沐春风。

  今年一年,北林区就实施饮水安全工程15处,涉及32个村屯,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为历年之冠。今年一年,全区安装主、支管道11万米,入户管道7.5万米。

  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一村、一屯的小自来水管网,维修、管理、水价等各项成本和价格都令居民难以承受。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因此该项目工程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工程建设是基础,用上放心水为目的,管理是关键”的口号。采取“一井带多屯,多村、多屯联大网,跨乡发展”的新路。成立了4个乡镇级供水公司,20多个村级供水公司,保证了饮水管网的正常、健康、有续运转。

  “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元投资、市场运作、企业经营、依规定价、计量收费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新路子。”区委书记王振刚对几年内让59万农民喝上安全水充满信心。

  涓涓细流凝结成一曲党和人民心连心的动人乐章。“执政为民”,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作者: 魏青波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