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大地走来新农民
http://suihua.dbw.cn   2007-11-12 08:25:18

  ———绥棱县新农村建设纪实(素质篇)

  今天,在新农村建设春风吹拂下,绥棱大地上走来了一群“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知情趣、明荣辱”的现代化新型农民队伍。

  王世祥,是靠山乡双合村农民,以前就知道埋头苦干,苦力没少出,效益不见长。抬头看看周围的人,才发现自己知识太少,有点落伍,这才悟出了学知识、懂政策也是种田长庄稼“好肥料”的理儿!订报刊、看新闻,大政方针、“三农”政策、农技知识他学得认真透彻,不仅丰富了头脑,转变了陈旧观念,还指导了农业生产,发家致富。王世祥通过学习走上致富路的事例成了全村村民自觉学习的活教材。现在,双合村民主动学习已蔚然成风。村党支部还采取集中辅导、交流讨论等形式,组织党员和典型户集中学习,以点带面。在农村,农民学习的平台还有很多。图书室、阅览室里不仅有种、养、加等农业技术书,还有文学、医学、军事等书籍,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为村民打开了一本百科全书,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县里的各种宣讲队、有名望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农技专家也不时地被邀请到田间地头传经送宝,传播新观念、新知识,有效促进了农民知识结构的更新。

  各乡镇还借着劳务输出基地这个培训阵地,培养技术型、智能型农民工。上集的缝纫基地、后头乡的家政服务基地都成了农民学习技术的学堂。“稻香女”家政服务打出了绥棱农民女工的响亮品牌。走南闯北的技能型农民工不仅凭一技之长提升了自己的经济价值,还以过硬的技术和诚实守信的品质赢得了城里人的尊重和认可,增强了自身的社会价值。

  一户一个技术明白人,十户一个技术带头人,百户一个技术示范户,不会科学种田的农民不是新农民,不会致富的农民也不是新农民。为了不让自己落伍,很多农民都在努力地用现代化知识和手段去武装自己。不少农民学会了从网上了解农产品需求信息,与客户建立订单生产关系。后头乡前头村农民王杰就通过网络与上海、天津、北京等大中城市的100多家超市签订了精制小杂粮的生产订单,实现了土地与超市的直接对话。

  以前,农村脏乱差现象严重,村民拌嘴吵架、邻里不和的事时有发生。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引导农民提高道德素质,改善人际关系,树立和谐的村风民风,绥棱县广泛开展了“中心户”建设和“三个十”创评活动,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新农村建设中心户充分发挥了示范引带作用,强化了农民思想教育,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靠山乡8个村安装了“知心广播”,向群众传播党的政策、科技信息、致富经验;泥尔河乡以村风文明理事会为纽带,对村民中存在的婚丧喜事大操大办、不赡养老人、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提高;靠山乡东方红村、光芒村积极扶持文体活动中心户吴高朋开展活动,为他们提供资金1.2万元,组建近100人的秧歌队,经常在农闲时节开展活动,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乘势而上,以建设生态型文明村为目标,利用“三个十”活动,引导农民破除陈旧习俗,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十好”文明乡镇缩小了城乡差距,加速了小城镇建设;“十化”文明村让村屯变花园,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十星”文明户激发了农民学先进、比素质的热情,改善了人际关系,促进乡风文明与和谐。

  正是由于多方平台的搭建和农民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绥棱县广大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正在成长为时代的新型农民。

 
作者: 张增阳 王国刚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