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为有源头活水来
http://suihua.dbw.cn   2007-11-07 09:32:50

  ———从亚麻产业发展看兰西民生改善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改善民生,就要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兰西县委、县政府把推动亚麻产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突破口,为啥?亚麻产业工农关联度大、劳动力密集,是实现全民创业较为合适的载体,兰西还有着70多年的亚麻种植、加工历史,为亚麻产业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从2002年开始,兰西县充分依托“中国亚麻之乡”这一无形资产,全力推进“中国亚麻城”建设。短短几年,麻字号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纺纱、织布、编织能力分别达到4.3万锭、2300万米、630万套(件),实现增加值3.2亿元,拉动近10万人就业,有6万多农民在家从事亚麻编织,通过发展亚麻产业,全县37.8万农民人均增收500元。

  亚麻产业迅速发展,缘何?这个县在广泛走访亚麻企业、认真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和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就企业抓产业”为“强产业带企业”,变“产加销的链式连结”为“营销牵动”的发展思路。按照这一思路,他们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建成了黑龙江亚麻市场和中国亚麻市场。以此为载体,先后举办三届亚麻节和三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交易额近60亿元。后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纺织工业总会评为“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又确定兰西为“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

  出台了《促进亚麻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富企安商的优惠政策。采取贷款支持、政府贴息、财政奖励、国有资产无偿使用等办法扶持亚麻产业发展。每年争取金融企业小额贷款3000万元,对大型企业贷款通过争取省财政支持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每年贴息都在400万元以上。同时,他们努力破解“水路、电”制约问题。通过改造,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城乡主要道路全部硬化,供电网络全面升级,使兰西具备了承接国内外亚麻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基础和条件。他们还不断完善市场化措施,强化监管,组织制定了黑龙江省亚麻编织品地方标准,使产品生产有章可循。兰亚、绿地、馨泽等亚麻企业迅速崛起,涌现出了几百位名副其实的企业家,有不少下岗职工成了企业老板。

  亚麻产业的迅速发展,有效推动了就业,增加了收入。随着兰西亚麻产业的发展,兰西“麻纺工”也开始叫响大江南北。目前,全县已经培训的亚麻纺织工近5000人次,有30%成了上海、浙江等地的技术人才,剩下的70%还远远满足不了本地的需求。下岗职工张英敏,几年前下岗后,一直待业在家,全家3口人靠丈夫在劳务市场每月赚到的几百元维持生活,随着亚麻产业的发展、企业用工的扩张,2002年她和丈夫都到县里的亚麻企业打工,每月夫妻两人可收入2000多元,现在,不但盖了房,还买了台摩托车,日子过得非常温馨。

  目前,这个县有绿地、兰亚、绿源等85家企业下移编织车间24处,15个乡镇68个村182个屯超6万人从事编织品加工,使亚麻企业用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有效对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与农村闲置资产盘活紧密结合,农村留守劳动力有更多的机会就业。兰西镇向阳村兰家窝堡屯,全村300多户,有200多人在镇内亚麻编织企业上班,其他留守的家庭妇女,一边照顾家,一边编垫子,每天每人都收入20多元。红星乡红星村傅家店屯,农闲季节80%的农民参与手工编织,人均收入都在3000~5000元。农村闲置资产也得到充分利用,农房变厂房,农民变工人、车库变仓库的现象随处可见。农民有钱可赚,很少有人再去参与打麻将、打架斗殴、上访告状了,社会、村屯、家庭出现了一派和谐的景象。出现了“家家有项目,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城乡10万大军共铸麻城的局面。

  随着亚麻产业的发展,一时间,劳动就业率、用电量、通信资费、税收大幅度增长,拉动旅游等服务业实现收入1亿元,出现了“邻街房贵,纺工难求”的现象。曾经一度萧条的交通运输业、旅店餐饮服务业开始在兰西火暴起来。5年前,兰西私家货车不足120户,现在私有货车业户发展到2200户;5年前,全县有旅店、饭店不足130家,现在满街林立。一位长期在兰西做生意的客商深有感慨地说:亚麻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兰西的经济,提高了兰西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作者: 赵庆 郝志江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