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http://suihua.dbw.cn   2007-11-05 08:21:14

  同志们: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隆重表彰在今年市区基础设施建设中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突出贡献、创造显著成绩的建设者和功臣们。以这样的规格、这样的层次、这样的形式,对城市建设工作大张旗鼓地进行总结表彰,在绥化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要,事关发展大局,事关民生大计,在市委、市政府工作全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这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视,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弘扬精神、营造氛围,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登台阶上水平;这充分说明今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人民群众满意。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通过你们向所有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始终关注、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绥化市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我们以建设龙江中部重要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持续不断地加大城市开发、建设、改造和管理力度,扎实开展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积极改善城市环境,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今年,可以说是绥化“两撤两建”以来,市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高的一年、力度最大的一年、成效最显著的一年、群众最满意的一年。一是“大”,就是工程总量大、投资规模大。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总计80多项,总投资1.2亿元,高于撤地设市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和。这里边有很多值得我们浓墨重写的“亮点”:像市区道路项目,数量达到34条,一次性投入7600万元,其中既有主次干道,也有胡同巷道,既有顺应新区建设框架精心打造的新道,也有多年失修、通行受阻、群众热盼改造的老道,这些道路工程是我们为老百姓做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像园林绿化项目,以“一景三带三化”为重点,打造了府前、站前、黄河路等重点园林绿化景观区,这也是我们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项“希望”工程;像热电联产项目,使市区并网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3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40%,惠及15万群众,成为去今两年市区最大的一项“送温暖”工程。二是“高”,就是设计起点高、建设标准高。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改造项目,都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进行,聘请和委托域内外经验丰富的设计院、设计师,进行地质勘测、道路和排水线路测量及工程施工图设计。设计标准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与本地实际结合,建筑材料以地产为主,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严把施工建设质量关,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0%以上。各项工程经受住了质检部门的检验,经受住了监理环节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也经受住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检验。三是“快”,就是工程推进快、建设进度快。从6月5日各项工程大面积开工,到9月末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要求高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完成了建设计划,兑现了向市民向社会的承诺,创造了一个“百天神话”。更为难得的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性比较强,实现了三个同步,即市区同步、开发建设与管理同步、道路工程与附属工程建设同步,真正形成了大干快上、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四是“好”,就是社会反响好、群众拍手都称好。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向准确,建设过程阳光公开,符合市民利益要求,顺应了民意,也赢得了民心。广大市民没有因为交通暂时性的不便而抱怨,没有因为全局性的建设触及局部利益而上访,而是投入了巨大的热情,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出现了道路修建改造过程中,群众主动端茶倒水、送水果、燃放鞭炮、鼓掌欢迎等一幕幕感人场面。我们真切地感到,我们修的这一条条路,是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放心路”,是我们践行执政为民宗旨的“民心路”,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路”。

  今年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收到了又好又快的效果,这其中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弘扬:

  第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工程建设又好又快的前提。市里成立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六个专项推进组,成立三个分指挥部,人大、政府、政协多位领导成员坐镇指挥,抽调多名优秀干部深入一线负责工作协调。他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履职尽责,真抓实管,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科学规范、周密严谨的策划调度是工程建设又好又快的基础。80多个工程项目同步推进、一体运作、交叉施工,要做到规范有序,离不开各方面各环节的精心策划和统筹调度。在工程招标上,实行了公开竞标,择优选定施工队伍;在施工安排上,制订了操作性强、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责任;在工程摆布上。分期分批建设,错开交叉道口,科学安排工程布局,确保交通基本通畅;在工作协调上,设立了工程协调部,有效理顺协调跟建单位、施工单位、相关部门等涉建方面的关系。正是因为这些工作考虑细致、设计周密、摆布得当、调动有力,才确保了今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水准。

  第三,健全完善的质量检查监督体系是工程又好又快的关键。工程质量,百年大计。为确保工程质量,我们实行了施工方自检、监理监督、指挥部联合验收三层质量控制机制,严把工程材料进场、施工质量、工序验收三个关口,采取联检、联评、联验的方式,按进度、逐环节、分阶段监督控制工程质量,同时邀请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到现场视察监督,召开施工现场观摩会,形成了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真公开,真透明,真正置于阳光之下,工程质量也就真正有了保障。

  第四,有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建设队伍是工程建设又好又快的内在因素。不平凡的业绩必然孕良着不平凡的精神。“早上三点半、晚上看不见”是工程建设者们提出的一个最响亮的口号,也是工程建设者们以城建事业为先、以群众利益为重的思想和品质的真实写照。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主人翁”精神,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团结务实、拼搏图强的“新绥化”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在各个领域中学习弘扬,也必将成为全市上下实现跨越发展目标的强大动力。

  第五,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工程建设又好又快的保证。组织施工过程中社会宣传工作一直紧紧跟上,通过设置宣传牌、悬挂横幅、开辟新闻专栏、发放“致全体市民一封信”等形式,努力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理解。各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等提出了许多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各相关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协同作战,密切配合,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促进形成了人人关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方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界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也为绥化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市区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城市建设者和人民群众,要以奋发有为的进取意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到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来。

  首先,要坚持规划主导,在城市框架拉开、城市风格打造、城市品位提升上努力实现新突破。要充分认识和严格遵循城市建设规划的客观规律,在城市规划上充分体现前瞻眼光、现代意识和与时俱进思想,达到超前性、时效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要突出寒地黑土生态城市特色,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上彰显个性、形成风格,既富有文化底蕴,又凸显自然风貌,既展示现代文明,又传承历史文脉,既考虑个体设计,又兼顾整体布局。要注重城市规划体系的协调配套,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好总体规划与专业规划、控详规划的衔接。要进一步强化规划调控功能,不折不扣地执行规划,保持规划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同时还要不断丰富完善规划,把城市建设最生动最鲜活的元素补充进来,使规划更加细化、深化、优化。

  二是要坚持设施先行,在城市环境改良、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改观上努力实现新突破。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关键性、先导性作用,改善强化城市综合功能,打造树立市区品位形象,巩固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地位。要坚持把改善人居条件、完善设施功能、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坚持改老上新结合,建设开发并重,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要继续下大气力强化城区交通路网建设,提高道路畅通标准,使城市道路连环成网、四通八达。要重点推进碧桂园、俄电、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对城市品位层次具有强力拉动作用的骨干项目建设,用大项目带动大投资、促进大开发。要着重抓好城市美化,把绿化亮化工程作为景观工程来设计,作为精品工程来建设,打造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城市风景线。

  三是要坚持市场引领,在城市开发、城市投资、城市经营上努力实现新突破。要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不动摇,坚决破除体制性障碍,将经营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有利于城市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提升的新机制。要充分发挥土地经营的核心作用,继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储备、统一开发,对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价值最大化。要运用市场化手段整合、配置、盘活城市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特别是在市政公用设施、城市广告发布权、路桥、广场冠名权等经营方面要迈出更大步伐,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资源的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益和效率,逐步形成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良性循环。要大力推进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准入限制,扩大招商引资,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外来资金参与城市建设、经营和管理,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

  四是要坚持管理为本,在城镇综合执法、秩序维护、体制创新上努力实现新突破。要寓人性化于管理之中,寓亲和力于服务之中,把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与科学管理城市同步推进,建立疏堵结合、惩教并举的长效管理机制。要按照建设数字化城市的发展方向,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城市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快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继续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治脏、治乱、治差、治暗有机结合,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在体制上形成行政处罚职能相对集中、执法机构相对独立、权力主体相互制约的格局。

  同志们,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任务艰巨繁重,使命崇高光荣。让我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为实现“两城四地”、“两个翻番”的跨越发展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表彰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 胡世英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