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精神家园”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http://suihua.dbw.cn   2007-10-12 09:02:13

  ———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巡礼之四

  仲秋时节,记者深入农村采访,看到好些村民家门口有了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宣传栏、健身场地,有的还建起了功能齐全的健身体育中心、休闲娱乐中心,这种集学习交流、政策宣讲、科技培训、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文化阵地,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之家”。

  在庆安县民乐镇,记者目睹了这个标准化“农民之家”。民乐镇休闲广场占地1.5万平方米,广场四周均用铁艺围栏圈成,广场内设有500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场1处,可同时容纳1万余人进行竞技比赛和健身,也有可兼作文艺表演或集会的场所,还有老少皆宜的健身器材。民乐村宋油房屯刘尚权是这里的常客,他告诉记者,广场建起来后,村民们都爱到这里来,有的扭秧歌,有的打篮球,有的聚在一起交流致富经验,“农民之家”成了乡亲们信息传递、科技传播、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在建好“农民之家”的同时,我市各级政府积极培育新农村建设中的文体活动中心户,通过中心户辐射带动周围群众共同学习、娱乐、致富。肇东市昌五镇二街村村民徐居国,创办了肇东市冰雪画研究院,现有成员29人。画院办公楼面积280平方米,装修考究,文化氛围浓厚,自建院以来,曾多次在国内外成功举办画展。通过农民文化农民办的示范,促进了村民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二街村村民申玉文为了活跃全村的文化生活,组建了一支40余人的二街村秧歌队。这支秧歌队自筹资金、自编节目、不计报酬,利用节假日或传统节日,进村入户巡回演出,把党的富民政策和先进文化及时传播到广大农村之中。

  据市文明委的同志介绍,现在全市70%的村里都有文体活动中心户,这些“骨干”使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很快在全市农村遍地开花。火红的衣衫,灿烂的笑容,优美的舞姿,9月中旬,明水县双兴乡双发村文体娱乐室里热闹非凡,县政协送文化下乡演出团正在演出,村民们把这里挤得水泄不通,笑声歌声汇成一片。双发村是当地有名的打工大村,近几年,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修了,自来水通了,有线电视通了,腰包鼓了,但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扭秧歌吧,好学又健身!”村里文体活动中心户李万义提议。一呼百应,没想到一下子就吸引了50多名有这样爱好的农民参加。逢上哪家办喜事,他们都要去热闹一下。每天晚饭后,人们纷纷来到村文化广场,有说有笑地扭起秧歌,悠扬的唢呐伴着古朴的东北秧歌,那传统而淳厚的曲调让小村热闹了起来。

  前不久,在安达市卧里屯乡,农民运动会热闹纷呈,来自6个村的近20支代表队近百名选手在篮球、卡拉OK等趣味项目的比赛中大显身手,十里八乡的群众聚集在比赛现场,为自己的“NBA”、“世界杯”加油助威……该市文化部门同志介绍说,近年来,安达市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加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日益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渐渐养成文明高雅的生活习惯,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文体活动活跃的村庄,村干部和村民们都觉得,现在不仅人际关系更好了,干群关系也更融洽。绥棱县泥尔河乡永发村村民张维军说:“每次有活动,村干部都和我们一起看,一起演,一起欢呼,一起鼓掌,时间一长,感觉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更近了。”

 
作者: 王烈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