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现代农业乘上“绿色快车”
http://suihua.dbw.cn   2007-10-09 08:14:56

  ———我市农业经济发展综述

  秋天来了,绥化人的收获依然沉甸甸的。

  庆安县丰收乡农民李子千,今年种了20多亩水稻,采用了“两段式”育秧和大棚育苗等耕种模式,预计亩产800多公斤。年初他和县里的水稻加工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收入可达三四万元。

  有关资料显示:我市粮食总产有望达到80亿公斤,与去年相比增收1.5亿公斤。遭受了严重伏旱,农业仍然获得大丰收,足以表明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保证了粮食生产和安全。今年我市实施的“百万亩旱田作物苗期灌溉示范工程”建设,新打各类机电井4208眼,总数达到8.8万眼,在今年农业抗旱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收获的不仅仅是粮食,更大收益是我市农业沿着质量效益的轨迹,搭乘上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快车”。

  绥化,这块神奇的寒地黑土,以绿色为底蕴,农业正沿着绿色跑道起飞,在市场上演绎着安全、健康的活剧。

  8月12日,我市生产的寒地黑土绿色食品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市举行的亚洲商品采购大会上展销,得到当地商界、企业界和消费者的认可,这是绥化寒地黑土绿色食品获得美国FDA认证、打入美国市场后第7次在国外大规模展销。

  寒地黑土绿色农产品火爆京城,在“哈洽会”刮起绿色食品畅销旋风。9月18日,在广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日中小企业博览会上,我市突出了寒地黑土绿色农业物产之乡主题,展出了10大类500个寒地黑土绿色农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与我市签订协议、意向性协议、购销合同20余项,引资金额5亿元。

  以寒地黑土为大平台,以绿色食品为跑道,以安全、健康为航标,我市农业开始在现代农业的领域里提速。

  如果说种子、化肥给农业发展带来一次次数量和质量的革命,那么具有现代质量水准的农业科学技术和耕作模式在农业上的大范围应用,更使农业在质量效益上生长出无穷的增长潜力,推动着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农业的质量提升提供了安全动力,也增加了粮食或精深加工原料的健康指数。

  我市以发展绿色食品经济为牵动,从保护和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入手,一直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市农业标准化率达88%。在种植、养殖和加工过程中引导农民和企业执行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限制和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生产资料,使粮食和食品的安全、健康概念长入寒地黑土农业园区,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全市范围内实施了沃土工程和黑土保育工程,推广深松整地和秸秆、根茬还田,过腹还田等工程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推广使用优质农作物种子和畜产品品种改良繁育,品种优质率达到70%以上。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在促进农业生产丰收上发挥了效力,以全县四大产业为科技推广导向,建立县乡村屯“四位一体”的科技推广网络,解决了科技“一公里”难题,科学技术与农业直接有效对接。今年,绥棱水稻总产可达22万吨,同比增长15.2%。以农业科技园区和示范带为牵动,大力实施推广玉米、水稻、大豆的科学栽培模式,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培育了高油脂、高蛋白、高淀粉的玉米、大豆和优质水稻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共建县级以上科技园区10处,面积5.5万亩。全市已经形成8个稳定的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带和15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规模基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今年,全市A级绿色食品农产品原料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有机食品原料基地12.5万亩,无公害农业生产基本实现全覆盖。我市寒地黑土绿色食品供应商指定品种基地50处,面积达500万亩。优良的农业生态环境,养殖了绿色的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乳、肉、蛋、鱼等农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种植业基地面积发展到了1250万亩,养殖业的奶牛饲养量31万头、肉牛167万头、羊295万只、生猪930万头、禽饲养量7700万只,奶产量80万吨、肉产量62万吨、蛋26万吨。

  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的基础,我市已显现曙光。大面积使用机械化生产,不仅提高了劳动力效率,更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集约化、规模化的步履,生产经营的综合效益连续提升。土地集约经营,有效地带动了耕地有序流转,使一大批富余劳动力跳离土地,拓宽了增收的输出渠道。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完善,我市160多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此为龙头,带动了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连登台阶,耕种的机械化比率不断增加。我市已经涌现了安达升平镇丰桥、兰西远大乡胜利等一批规范运营的农机作业合作社组织,带动本村及周边乡村耕地的集约化经营,土地产出效益高出分散耕种的农户。丰桥农机作业合作社将5000多亩耕地集中,年纯收入二三十万元,富余的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又创收100多万元。青冈县建设乡新合村将瓜菜制种作为农业的一项支柱产业,全村7000多亩耕地成为制种基地,收入是粮食作物的好几倍,还带动了耕地的流转,向制种高手集中。青冈县、北林区等地乡村以优势种植项目为牵动,引导吸引土地集约经营,耕地流转带来了高效益。我市还利用土地流转的契机,有组织、有计划进行富余劳动力转移,或离土不离乡创业,或到外埠务工经商,增加收入。目前,我市内转外输劳动力91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近40亿元。全市各级各类龙头企业直接消化农村就业人口4.1万人,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基地建设和第三产业开发近30万人。

  农区工业化,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力引擎。现代农业,长出“铁杆庄稼”。我市依托丰富优质的农牧资源,走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借招商引资之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农区特色的工业化新路。农区工业化,拉动了基地扩大,放大了寒地黑土资源优势,做强了绿色食品的经济优势,提高了粮食、食品的安全性。

  我市把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今年又确定了农业产业化重点建设项目10个。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发展到378家,其中加工型企业155家,中介组织带动型153家,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型37家,其它类型33家。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到31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有65家,龙凤、华润、成福和红星4个企业集团成为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有7个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为“牵动50万亩以上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如今,我市以中国·绥化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为牵动,以110多个会员企业为支撑,形成了以玉米、水稻、大豆加工为主和乳肉类、饮品、蔬菜加工为辅的寒地黑土绿色食品经济产业集群,步入规模发展的快车道。现在,180多种绿色食品使用了寒地黑土标志,形成了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导的“1+4”农区工业化框架。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玉米、水稻、大豆、生猪、奶牛、亚麻、马铃薯、肉牛肉羊8个主导产业基地扩大和万寿菊、葵花、甜菜、瓜果菜、小杂粮、甜菇娘6个特色产业群体增容。全市玉米加工能力近300万吨、鲜奶加工能力80万吨、水稻加工能力70万吨、生猪加工能力360万头、大豆加工能力50万吨、马铃薯加工能力45万吨。肇东和安达分别引来国内知名的乳业集团———伊利和贝因美,加工能力不断增容。安达奶牛存栏已达12.5万头,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还有增长趋势。

  农业产业化连接起现代农业的利益链条,焊牢了基地、企业和市场的流通纽带,寒地黑土绿色食品形成了强势销售物流,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业与基地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加工企业和农户共同分享“风险共担、利益共沾”带来的丰厚回报。农业产业化使我市农业走上了一条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品牌扩市场、产业增效益的发展之路。庆安县双洁米业公司与水稻种植户一直以合同形式稳定供应关系,今年又在200亩稻田里实行“稻鸭共育”生产模式,公司以每公斤高出市场0.4元的价格收购有机稻谷,除了鸭子的销售收益,每亩可增收130多元。共签订订单38万份,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达到65.15万户,订单面积836万亩。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基地农户户均增收达1120元。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到822个,订单履约有效地巩固了产业化运营。

  品牌农业、超市农业,在现代农业的园囿里展现我市寒地黑土绿色食品经济的市场魅力。

  我市各县(市)区和龙头企业以寒地黑土资源为依托,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打造寒地黑土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和效益。目前,已有180多种绿色食品使用了寒地黑土标志,品牌产品已经给企业和产业带来了更大的知名度和效益。全市食品工业共有品牌8大系列135个品种。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开发培育了27个知名品牌,近百个系列产品。玉米产品的“钰”牌酒精、“冰花”牌调味品、“尽美”牌玉米淀粉、“尽美”牌变性淀粉;水稻产业的“庆鑫”牌大米、“双洁”牌大米;大豆产业的“地赐康”牌大豆皂甙、异黄酮,“冬雪”牌豆油和“冬雪”牌豆粕等在全国各地及韩国、日本及欧洲都有良好的市场。青冈赛美葵花仁厂的“赛美”牌葵花仁全部销往欧洲,创汇达400万美元。庆安县大米创出了品牌效应,拉动绿色食品水稻比周边地区高出3分钱,农民年均增收3000万元。庆安“双洁”牌大米供应北京18所高校,被清华大学确定为学生食用大米的生产基地。

  我市依托寒地黑土资源和品牌的优势,积极扩大寒地黑土绿色食品经济的宣传推介,以全新的市场营销机制和形式开拓国内外市场,使寒地黑土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走进国内外大中城市、走上市民的餐桌。在上海、广东等地建立寒地黑土绿色物产营销体系,国内大中型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连锁专卖店和销售网点发展到750个。去年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别注册成立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经销公司,寒地黑土商标已在全美注册,40多种农产品和山产品获得美国市场准入认证,18种绿色食品农产品通过日本粮食和食品的安全检验,寒地黑土绿色食品远销36个国家和地区。

  我市的各类“中国之乡”,正发育成具有规模的产业基地,绿色食品经济集群为寒地黑土的现代农业涂上了特色,在市场上尽展风采,魅力无限。

  我市拥有“中国奶牛之乡”、“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绿色水稻之乡”、“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中国瘦肉型生猪之乡”、“中国万寿菊之乡”等产业基地,经过2007年的风风雨雨,更具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容。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使寒地黑土绿色食品经济一路走高。据悉,我市已成为全国知名、全省最大的绿色食品经济基地和食品加工大市。安达和肇东的奶牛、望奎的生猪、海伦的白鹅、明水的特色小杂粮、兰西的亚麻、青冈的万寿菊,等等,都在发展壮大。特别是海伦和望奎的甜菜产业更是异军突起,形势看好,据悉,海伦20多万亩甜菜喜获丰收,加工原料质量上乘,农民、企业、财政将共品甘甜。

  寒地生绿色食品,黑土长现代农业。绥化,现代农业正踏着时代的节拍,高效发展,承载着富民强市的希望和期盼,破浪前行!

 
作者: 张贵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