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中心户:文明富庶的使者
http://suihua.dbw.cn   2007-10-09 08:00:04

  ———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巡礼之一

  金秋时节,走在农村乡间小路笔直的水泥路面上,花枝招展的农民扭起了秧歌;漂亮舒适的教室里,传出留守儿童朗朗的读书声;宽敞的休闲广场,活跃着篮球爱好者;欢快的歌声、锣鼓声悦人耳目,打篮球、赛象棋等农民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我市通过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农村文化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心户的带动下开展得如火如荼,全市新农村建设中心户如同一束束闪亮的火把,指明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

  肇东市昌五镇二街村中心户徐居国创办了冰雪画研究院,发展成员29人。画院以画会友,以画联谊,与省内外、海内外广结翰墨书缘,多次在国内外成功举办画展。绥棱县泥尔河乡双丰村中心户刘权个人出资8000元,举办了“神宇杯”农民篮球赛,形成了全民健身、全民运动、全民参与的热潮。青冈县民政乡公平村中心户毛立仁办起了秧歌队,农民茶余饭后有了快乐的家园。望奎县望奎镇厢红五村中心户刘建锋利用自家门前广场,经常组织农民开展唱歌、下棋等文体活动,村里兴起了文体活动热,农民精气神十足。在中心户带动下,全市已组建农民演出队、农民乐队、农民秧歌队、农家图书室、农友球队等3000多个。

  北林区东津镇爱国村中心户王德辉是烤烟协会会长,他说服贫困户周原野和曲宪辉种烤烟,并借给他们启动资金,使他俩实现了当年脱贫。王德辉说:“烤烟是烟农的命根子,烟农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不管谁找我都会有求必应。”几年来,我市通过新农村建设中心户示范引带,推广新技术50多项、新品种100多个,发展种、养、加等各类合作组织1800多个,帮扶10万贫困户脱贫,内转外输农村富余劳动力近60万人次,增加农民收入6亿多元。

  海伦市海南乡荣欣村中心户袁世中在村民中有威望,解决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以理服人,他组织农民有针对性地学习政策、法律,劝导那些上访户,农民都称他为能断家务事的“清官”。据统计,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心户直接或间接化解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各种矛盾两万余起。

  明水县双兴乡双发村农民过去没事打麻将、玩扑克,中心户刘健引导农民养猪、养牛,并成立了养殖协会,改变了农民游手好闲的恶习。庆安县庆安镇吉安村中心户张禄,免费为村民提供榆树苗3000多株,带领村民栽榆树墙,美化了村屯环境。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心户活动,提高了文明村镇创建水平,全市先后有10个村镇被授予为国家级文明村镇,有24个村镇被命名为省、市级文明村镇标兵。

  兰西县康荣乡荣岗村农民杨文,因土地承包问题找乡里、找县里,中心户李金知道后,把杨文和周围的农民找到一起,详细讲解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消除了杨文心里的疑虑,也解开了农民心中的疙瘩。今年5月初,安达市青肯泡乡双山村修村路,部分农民不愿出工,中心户李景山一边做农民的工作,一边带着儿子主动出工修路。看到这些,思想落后的农民不再斤斤计较,提高了认识,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列。全市新农村建设中心户带头参与和支持“一事一议”等事项6000多次,解决村屯环境建设投入和管理等难题1600多件,向乡村组织反映农民意愿近万件次,帮助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7000多个。

  精神文明建设已深深扎根农村,根植于基层,文明新风正吹进千家,走进万户,引领着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以新的姿态、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投入新的生活,发展新经济,建设精神家园。

 
作者: 孙向阳 郭海峰 侯良 潘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