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刚刚步入青冈县劳动乡,一条条宽阔村道、一群群悠闲牛羊、一排排错落有致厂房就展现在眼前。年初以来,这个乡突出牧业主体地位,大搞围城围路开发,与企业建立联结机制,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规模养殖促增收
要实现畜牧养殖的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把畜牧业养殖从零散式、自发式向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转变。劳动乡采取扶持各类养殖业协会方法,发挥协会在技术、资金、销售、信息等各个环节的作用,鼓励引导村屯进行区域化专业饲养,培育了一批典型专业村屯。在这些典型村屯的引带下,养殖大户、养殖场、专业村屯纷纷涌现,养殖总量快速扩张。目前,这个乡共有各类养殖专业村6个,专业屯74个。全乡有生猪4万头,奶黄牛7000多头,狐貉4万只,禽类3万多只。
在自立村黄福军的白鹅养殖场,一提起今年养鹅的效益,黄福军的脸乐开了花,“今年,我在协会的帮助下养了1200多只鹅,协会不但负责技术指导,还负责联系销售,我养鹅可省事儿了!而且现在的白鹅市场价格非常好,每公斤14元,我这些鹅卖个五六万不成问题!”
巧借外力谋发展
地方经济发展的潜质离不开企业、项目的支撑。劳动乡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大搞围城围路开发上项目,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劳动乡依托地域优势,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围路建设了黑大公路经济开发区、绥安公路奶牛养殖区和青中公路工业项目区。这些经济区的设立,使入区企业实现了资源、设施的共享,同时,也盘活了国有资产。据了解,仅年初以来,就有糖果厂、牙签厂、瓜菜批发市场、编花厂和秸秆加工厂等多家企业落户劳动乡,实际完成总投资200多万元,可安排就业200多人。其中,仅牙签厂年就可生产牙签4万箱,可安排80人就业,产品远销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
砍块连片建基地
农业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的利益关系。为了实现种植业的科学化布局,劳动乡把全乡土地砍成块、连成片、串成链,在积极与县内外的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后,把全乡的土地变成了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青冈县赛美葵花有限公司是以加工有机葵花仁为主的出口创汇企业。劳动乡与赛美葵花有限公司进行合作,把新生、新富、跃进等6个村的2万多亩土地连片建成有机葵花基地,全力打造“有机葵花农庄”。依托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这一玉米加工龙头企业,以新跃、新中、新景和西安4个村为中心,建立了玉米标准粮田基地,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基地也成为公司的“第一原料车间”。此外,这个乡还依托自立村的瓜菜协会,以自立和新跃村为中心,辐射新富、东发和新丰等沿路村,建成了商品瓜菜基地和瓜菜制种基地。
劳动乡这些基地与企业建立起的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不但为企业打下了提供优质原料的基础,也拉动了基地农户的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