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9月25日电绥棱县靠山乡光芒村村民勤快能干,那是窗户里向外吹喇叭,名声在外。
内转外输,靠力气挣钱。这个村有劳动力895人,全年在外搞劳务的就有600多人。用村民杨志的话说:“别的咱没有,力气有的是。”他们到哈尔滨、大连、天津等大中城市搞建筑、做搬运、当裁缝,每人每年都能从城市人手中拿回1万元左右。这个村临近城边,找活方便。而且他们在县里各大木材加工厂、建筑工地、单位、部门都设有“线人”,只要一有活,一个电话打过来,“嘴里嚼着饭都赶趟”。这样的优势条件有谁能错过呢?只要是地里没活,光芒村的村民就往城里钻。有力气的卸水泥、搬砖块、挖管道;有手艺的当木匠、做瓦匠;有“家当”的跑运输。全村仅四轮车就有100多台,小马车、三轮车、港轿车也有30多台,平均每天每台车都能挣上100多元。这块八毛的小钱儿铺就了村民致富的金光大道。
多样养殖,靠技术挣钱。现在农民种地是忙半年闲半年,在村里养殖专业协会的技术指导和统一运作下,养猪业、养鸡业、养鸭业、养鹅业、养兔业、养羊业等多种养殖业不断兴起,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一组是个生猪养殖专业屯。全屯103户村民,有90户养猪。最少的一户也有5头母猪,全村母猪存栏400多头。村民闫士明更是全村的养殖状元。他家不仅存栏生猪300多头,还有采用土方法养殖的“本地鸡”1000只,鸭400只,大鹅400只,还有10多只羊,这小小的“动物园”一年能为他创收20多万元。
协会帮衬,靠本事挣钱。“协会可是咱农民的主心骨”,现在农民的心里有数。听说种果树不仅可以套种大豆,还有退耕还林补助,这一举三得的好事,村里的科技能手赵兴涛可没错过,他寻思靠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一定能把果树种好。于是他就种了30亩“绥李”四号。可谁承想当李子树大片大片得病时,他这个“科技通”也只能干瞪眼。没想到他没看得上眼的林果协会派出了林果专家,帮他救活了李子园。今年,老赵家的李子树虽然不是最丰收的,但也给他带来了3万多元的收入。“要是没有协会帮衬,我的李子树早做烧柴了。”想起过去的事他还心有余悸。如今,协会已经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日常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个村有专业协会2个,100多农户跟着协会发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