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区构建新型农业发展体系的启示
近几年,北林区初步形成了以优势主导产业为基石、以骨干龙头企业为牵动、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动力、以良好设施条件为保障的新型农业发展体系,为增加农民收入、打造农业强势、推动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做法给人以启示。
启示一:实行专业化发展模式,加速了构建优势产业
以加快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生产专业化为目标,科学配置资源,在主导产业建设上实现了新的突破,重点建设了一个基地、开发了三大产业、打造了十个特色经济。
今年,在秦家、双河、兴和、五营、津河、太平川等乡镇建立了59万亩A级绿色食品和3万亩AA级、有机食品水稻基地;在兴福、东富、西长发、四方台等乡镇建立了62万亩A级绿色食品大豆基地;在西长发、绥胜、永安等乡镇建立了53万亩A级绿色食品玉米基地;在北林、东兴、新华、太平川等围城围路乡镇建立了5万亩无公害食品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在呼兰河、诺敏河等沿河乡镇辟建了无公害生猪、肉牛、大鹅养殖场或养殖小区,饲养规模分别达到50万头、5万头、100万只;在泥河流域开发建设新奇特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带,面积2万亩。
立足寒地黑土资源,进一步加快粮食、经济作物和畜牧这三大主导产业向优质、高效、安全方面发展,使之成为拉动农业发展的强项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在粮食生产上,经过大面积推行良种化、专用化和标准化技术,粮食优质率达到95%以上;在经济作物生产上,瞄准建成滨北瓜菜最大生产地和集散地的目标,不断扩大经济作物比重,初步形成了绥兰、绥望、哈伊等沿路高效经济作物带。今年,全区经济作物发展到63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在畜牧生产上,利用当前市场回升的大好机遇,加快推进主辅换位步伐,增加养殖业占有份额,形成了以普养为基础、以大户为核心、以家庭牧场为导向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20万头,生猪180万头,大鹅350万只,肉、蛋鸡1500万只。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特征的十个特色经济,红旗晚西瓜、东兴油豆角、绥胜菇娘、三井晒烟、四方台芸小豆、太平种塔椒、东富马铃薯、永安香瓜、双河大蒜、团结大葱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在市场上已形成一定气候。
启示二: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提高了经济运行素质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北林区农业经济初步形成了基地保障坚实、龙头牵动增强、农户参与广泛的产业链条体系,特别是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粮食、畜禽、烤烟等产业的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种植业上,水稻加工有黑龙粉米、双河米业、阜康米业等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50万吨,已经超出全区水稻产量;大豆加工有金龙油脂、佳地公司等龙头企业,高低温白豆片、皂甙、异黄酮、分离蛋白等精深产品的生产总量逐年递增;玉米加工有佳地集团恒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年加工量达到6万吨,生产酒精3万吨;玉米芯加工有鼎鑫集团,糠醛年产量达到4000吨;烤烟加工有哈尔滨烟叶公司绥化分公司,引带基地面积3.3万亩。在养殖业上,大鹅加工有天农公司、雪国公司等龙头企业,年加工110万只;肉鸡加工有金龙公司,年加工400万只;生猪屠宰加工有大众肉联,经过技术升级改造,年加工能力上升到200万头。目前,秸秆发电、糯米深加工项目正在筹建中,预计今年可上马。
启示三:走标准化发展路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以打造农业科技亮点为目标,重点建设了哈伊、绥北、秦三等重要通道标准化生产示范带以及40余个不同作物标准化示范园区,集中应用优质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营造出了技术推广上的辐射效应、结构调整上的牵动效应、工作指导上的扩散效应,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样板。
今年,北林区与省农科院绥化所开展院区共建项目,重点武装了19个乡镇的26个农业科技园区,面积20万亩。以实施国家“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契机,去冬以来,聘请了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省内科研院所知名专家,采取政府买单的方式,对全区农业科技人员、农民技术骨干进行了集中培训,人数达到1500多人。目前正在培训农民科技骨干。在对农民的普训上,区乡科技人员深入到村屯、农户进行面对面互动培训,共开展培训1200余场次,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使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经营理念明显转变,学科技、用科技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启示四:采取设施化发展手段,保持了农业永久活力
农业装备和基础建设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为此,几年来,北林区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不断在改善生产条件上下功夫。
加强水利建设,重点是提高河夹芯子水田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水平,改造和新建硬质化渠系3万延长米,覆盖面积2万亩。加强农机建设,重点是强化农机合作社管理,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农机合作社服务水平。目前全区农业合作社发展到19个,配置大型机车98台,使全区大型机车保有量达到528台,田间作业综合机械率实现70%。加强设施建设,重点是发展水田大棚育苗和烤烟工厂化育苗。今年水田大棚育苗新增1万栋,总量达到4.2万栋,覆盖面达80%;新建烤烟工厂化育苗区6处,集中育苗区14处,使全区烤烟育苗实现了集约化。加强生态建设,重点是以农防林、护路林和村屯绿化美化为重点,加快林业生态建设进程。目前,全区森林覆被率达到15%。同时,鼓励农民多积、多施农家肥,大力推广深松整地、根茬还田、过腹还田技术,去秋深松整地面积达到60万亩,根茬全部实现了粉碎还田。
启示五:坚持市场化发展原则,增强了产品竞争实力
以营造大名牌、大市场效应为目标,北林区大力度开展具有现代机制、超前性的营销策划,增强农产品参与市场、占领市场的竞争手段。目前,全区双河大米、黑龙面粉、大众肉联、龙王食品、佳地皂甙、金龙精制油等品牌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同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专业生产为基础,引导种养大户、科技大户、销售大户组建各类专业协会、行业协会、农村经纪人队伍,切实发挥了市场进入、信息传递、产品销售的作用。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协会组织325家,吸纳农民会员4万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