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汪召军,友谊村养殖奶牛的带头人
http://suihua.dbw.cn   2007-09-12 09:09:36

  汪召军,安达市先源乡友谊奶牛场场长、友谊村奶牛协会会长。

  以前的友谊奶牛场是个场圈破烂不堪,牛群质量参差不齐,奶牛单产在4.5吨左右,收不抵支,面临破产倒闭的企业,汪召军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恢复壮大牛群,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使奶牛场走上了正常经营轨道。

  汪召军先后投资百万元,购回农机9台(套),实现了牧草收割、打捆、运输、青贮饲料生产、挤奶等机械化。既减轻了员工劳动负担,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鲜奶的质量。友谊奶牛场的鲜奶早已成为了全市的绿色食品加工原料。2003年以来,汪召军又先后开展了奶牛遗传基因改良、乳房炎防治、过瘤胃脂肪等新技术应用,经过几年的实际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友谊奶牛场的奶牛存栏328头,其中成母牛212头,奶牛单产6.5吨以上。

  由于分散经营,零星购料,技术服务不统一等因素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汪召军与友谊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共同协商,成立了友谊村奶牛协会。现有会员183人,饲养奶牛1688头,其中成母牛912头。自协会成立以来,共协调购回饲料近千吨,节省采购费用达10万元。协会直接与厂家协商,使全村奶价达到了统一,彻底改变同质不同价的状况,增加农户的收入。通过协会的努力工作,使每个会员年纯增收达7500元左右。

  汪召军组建了青贮饲料公司。2005年种植1200亩青贮玉米,生产5000吨青贮饲料,基本满足了全村的奶牛生产。2006年种植青贮玉米饲料1800亩,生产青贮饲料7000多吨,满足了全村2000多头的奶牛生产需要。

  由于天气、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友谊奶牛场及其周边的草地退化严重。汪召军自2003年以来,先后改良草地1万亩,采用浅翻轻耙、补播、封区育草等技术,使草地改良后达到预期目的,效果显著,草层高度和植被密度都显著提高,产草已达原来的2~3倍,亩产干草每年达到100公斤/亩以上。

 
作者: 安克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