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9月7日电日前,肇东市太平乡东合村文化广场建设工程竣工,篮球架及健身器具全部安装完毕,农民拥有了崭新的文娱场所,个个心里乐开了花。
年初以来,太平乡党员干部擎起为民、亲民、富民、惠民、乐民“五民”大旗,主动为百姓办好实事,加速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了“先锋工程”深入开展。
定规划为民。太平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确定全年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目标,即强基础、增投入,促进粮食增产;重奶牛、稳生猪,促进牧业大上;增技能、提素质,促进劳务增收;修道路、改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强党建、转职能,促进社会发展。还制定下发了新农村建设、奶牛产业化发展、劳务输出、通村道路、自来水工程、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户等六项工作实施方案,全心全意地为民着想。
下基层亲民。太平乡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进村入户活动,对没有致富门路、急需帮助的贫困户采取一对一的帮扶引带,认真解决好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帮助落实春播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解决好贫困户子女上学与扶贫扶志问题,为贫困户确定发展思路,落实脱贫项目,反馈市场信息,扶持好他们的项目运转。党员干部全年到所包扶的贫困户访问、解难、指导生产不少于10次,办实事2件以上。
调结构富民。太平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民打破单一的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模式,实施优势产业牵动,重点发展牧业、绿色特色种植、劳务输出等三大产业,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种服务工作。在发展牧业经济上,太平乡制定了党政领导包村、站办所长包屯、一般干部包户的工作制度,由乡畜牧综合服务中心牵头,不断完善市场流通、信息服务、防疫灭病、经纪人队伍等服务体系,拉动全乡畜牧总产值达到了6500万元。在发展“绿特色”产业上,除建设了一处300亩的高科技示范园区,全乡优质玉米、瓜菜、烤烟等“绿色特色”品种种植面积达1.8万亩。在发展劳务经济上,创建了太平乡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学校,培训并转移各类技术人员550人,新建劳务基地3处,先后输出劳动力3200人次,今年前6个月全乡劳务业共创收1200多万元。
抓基础惠民。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太平乡首先强化村屯道路建设,解决百姓出行难题。今年已经投资310万元,修筑村屯白色路面及红砖道路17.7公里。同时加强自来水工程建设,解决村民饮水问题,今年使东合村、勤俭村、庆丰村农民全部吃上了自来水,争取在3年内让全乡人都用上自来水。着力推进乡村排水工程建设,筹资20万元,对乡政府所在地街内两侧排水沟和涵洞进行重修扩建,确保排水通畅。
建场所乐民。太平乡为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今年投资35万元,在东合村、庆丰村各建一处文体广场。东合村文化广场占地4700平方米,建成一个篮球场地,安装了健身器材,广场已经面向群众开放。庆丰村进行了村级办公场所和文化广场的标准化改造,投资8.5万元完善电脑、桌椅和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预计9月上旬竣工并投入使用。在5年内,太平乡各村都将建起文体广场,进一步丰富全乡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