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十项利民行动成果盘点
年初以来,全市各级组织认真贯彻省十次党代会和市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以开发好10项利民行动和大事大项推进为重要载体,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力地推动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把构建和谐绥化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上半年利民行动成果盘点
1.促进再就业行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60%;领证人员再就业2.94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26万人。全市共转移劳动力82.6万人,占全年计划的87%;劳动力转移收入达到38.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85.7%。
2.助学行动。全市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杂费涉及学校1620所,受益学生61.7万人,直接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3568万元。
3.帮困行动。组织开展了“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活动,为城市低保户筹集发放资金5300万元。全市7800个帮扶对子,共启动扶贫项目7800个,项目成功率达100%,特困职工就业率100%,圆满地完成了第二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目标。
4.解难行动。参加“新农合”人口达到了297万人,农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民实际参合率达到88.9%。各县(市)区共为14498人次核销医疗费用1394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5.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行动。村镇内沙石以上铺装率达45%,村级自来水入户率达38%;新建沼气池2808口,完成太阳能畜舍4.49万平方米;达到“三清、四改、五化”标准的达标村镇950个。
6.助残行动。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1500例,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及辅助用品1000多件。
7.治乱行动。加大了治理涉企和公路“三乱”检查力度,纠正解决问题25个,清退不合理罚款8.05万元。查处教育乱收费问题26个,给予党政纪处分7人。查处开单提成医院1家,查处乱收费问题3个,违纪违规人员6人;取缔黑诊所26个。
8.方便群众行动。市本级110报警服务台的设备安装已经结束,现已试行,10个县(市)区公安机关110、119、120“三台合一”安装工作已完成,提高了指挥调度的科技含量,群众比较满意。在市区组织开展了清理“牛皮癣”会战和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集中会战,共清理各种张贴物近15万张,清洗“三乱”污迹10000余处;共出动车辆1800台(次),清运积雪、残冰、垃圾0.8万多立方米,清理建筑垃圾3000多立方米,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
9.农民减负行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2.9亿元的粮补奖金,1790万元玉米、大豆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
10.倾听群众呼声行动。矛盾纠纷排查率达到100%,调处率达到90%,稳控率达到80%;中央和省级交办的案件结案率达到80%以上,市级交办的信访案件结案率达到90%以上。市县两级“行风热线”全面改版,现已累计播出12期,共受理群众咨询和投诉354件,现场解答303件,对51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
在推进“10项利民行动”过程中,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都能够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绥化的治本措施,立足实际,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抓创业带就业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市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要求,深入实施“科学化提升,项目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推进,法制化监督,人性化服务”的工作总体思路,以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为重点,扎实开展“创新升位年”活动,着力创新工作抓法,走出了一条以城市带乡村、用创业带就业的城乡统筹就业之路,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0%;领证人员再就业2.94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2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895个,其中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5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比省下达任务指标低0.4个百分点。城镇劳务输出4.72万人,创业培训1800人。6月28日,市委、市政府在兰西县召开了全民创业现场推进会议,掀起了新一轮全民创业热潮。市农委、市劳转办及各县(市)区全面实施组织化推进、市场化运作、品牌化经营的劳务输出战略,通过深挖劳动力资源潜力,拓宽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务输出技能,完善维权保障机制,全市劳动力转移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半年,全市共转移劳动力82.6万人,占全年计划的87%,其中外输53.8万人,向二、三产业转移46.9万人;省外输出23.4万人,国外输出1.47万人。劳动力转移收入达到38.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85.7%。引导性培训7万人,技能性培训2.6万人,分别占全年计划的70%和52%。
落政策齐助学
市教育局把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免除学杂费政策,作为今年全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经过精心组织实施,全市162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1.7万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直接减轻经济负担3568.5万元。上半年,国家和省投资金拨付到基层学校7814.9万元,其中免学杂费资金3127万元,补助公用经费资金4687.9万元。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降低了辍学比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市妇联积极组织实施“千名春蕾女童救助行动”,截至目前,已有1668名春蕾女童得到救助,为其捐助资金达45万元,使辍学和濒临辍学的女童重返课堂完成学业。团市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组织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岗、青联委员等为困难群体捐送物资活动。5月31日,团省委、绥化团市委共同在宝山镇新立小学举行了全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启动仪式,为“留守儿童之家”赠送了微机、球类等学习和体育器材,并为300多名留守儿童捐赠了电话卡、书包、文具等价值3万多元的学习生活用品。
献爱心帮贫困
今年年初,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劳动局、市教育局、市扶贫办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重大节日送温暖与经常性的走访慰问相结合,为下岗贫困职工、城市低保户等困难群体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如在为城市低保户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就筹集发放资金5300万元。市几大班子领导走访慰问了离退休老干部及遗属、贫困老干部和老干部党员110户,送去慰问物资价值54200元。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两节”期间共慰问困难职工26594户,慰问困难劳模274人,慰问农民工2150人,为他们送去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1080万元。市总工会及各级工会组织针对不同帮扶时期,不同被帮扶户的特点,不断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多措并举,努力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7800个帮扶对子共启动扶贫项目7800个,项目成功率100%;特困职工就业率100%;按照省里规定的人均月收入达到134元的脱贫标准,7800名被帮扶的困难职工全部实现了脱贫,脱贫率达100%,其中,2964人达到了致富标准,致富率为38%,圆满完成了全市第二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目标。同时,市直相关部门把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作为扶贫解困的治本之策,努力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多层次、全覆盖、互补性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经过艰苦努力和精心运作,全市6.09万户、123444名城市低保对象的保障金全部发放到位,其中地方财政预算匹配资金2557万元,比上年增加70.5%;市本级和北林区月低保标准已由104元提高到160元,其他9个县(市)由104元提高到145元,月人均补差额由65元提高到80元。
办实事解难题
市交通局按照“政策不软、速度不缓、质量不减”的主导思想,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做到前期准备充分,资金筹集充足,质量管理严格,现场督办严实,确保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按进度均衡推进。上半年,全市共完成黑白色路面铺装1382公里,占通畅工程计划任务的66.8%,完成投资6.8亿元;市建设局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在道路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精心组织实施,严控工程质量,市本级道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今年道路工程拟建31项,概算投资7000万元,截至目前,道路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以上。市水务局大力实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水源工程170处,占应完成总数的78%。大力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近两年共完成了哈伊路开发区等近40多处主线及50余处居民水线的改造任务,共完成管线改造近40公里,解决了1.8万多户居民吃水难问题。在市卫生局的精心组织运作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全市10个县(市)区全面推开,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48亿元,其中争取到国家和省补助资金1.05亿元;参加“新农合”人口达到了297万人,农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民实际参合率达到88.9%。各县(市)区共为14498人次核销医疗费用1394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集中供热工程进展顺利,今年计划完成150万平方米并网扩面任务,使集中供热面积突破300万平方米,供热覆盖率达到40%以上。截至目前,两台130吨蒸汽锅炉安装完成,1号发电机组调试工作已接近尾声,另外1台发电机组已开始安装。
体民情树新风
市纪委、市监察局深入治理了教育乱收费,上半年全市共查处乱收费问题26个,给予党政纪处分7人。深入治理了医疗购销不正之风,全市查处药品购销方面等违规问题5个,查处开单提成医院1家,查处乱收费问题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人,对1149种药品实行降价,取缔黑诊所26个;加大了治理涉企和公路“三乱”检查力度,纠正解决问题25个,清退不合理罚款8.05万元。市公安局切实加强110报警台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三台合一”安装工作已完成,提高了指挥调度的科技含量,群众比较满意。市信访办落实了领导信访接待日工作制度,加大对重点疑难案件的调处力度,把信访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把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基层,“调访一体化”成果进一步巩固。上半年,全市矛盾纠纷排查率达到100%,调处率达到90%,稳控率达到80%;中央和省级交办的案件结案率达到80%以上,市级交办的信访案件结案率达到90%以上。群众越级上访攀升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市县两级“行风热线”全面改版,增设了行风回音壁、行风面对面、百姓诉求台和政策直通车四档节目,现已累计播出12期,共受理群众咨询和投诉354件,现场解答303件,对51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