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安达养殖户话猪市
http://suihua.dbw.cn   2007-08-30 08:10:09

  今年3月份以来,全国各地猪肉价格一路上涨,安达市猪肉价格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价。肥猪价由去年最低时的每公斤5元升至目前的15.8元,仔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也上升明显。近期,一头育肥猪纯收入高达400~500元。为什么猪肉价格暴涨?近日,笔者来到养猪专业村———安达市中本镇德本村进行走访调查,倾听养猪户对猪肉涨价的看法。

  猪肉涨价是因为猪少了。8月10日,当笔者询问猪肉涨价的原因,德本村生猪养殖协会会长石焕仁说:“猪肉涨价最主要的原因是猪少了。”猪为什么减少了,石焕仁解释说,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生猪开始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从这时开始猪价一路下跌。这一年,村里的育肥猪价格从每公斤9元左右下跌到5元左右。他清楚地记得这年下半年村里有一批猪是以每公斤4.4元的价格销售的,一部分上半年出栏率较高的养猪户全年盈亏持平,算是白忙活了一年,还有一部分上半年出栏率低的农户严重亏损,大大挫伤了养猪户的积极性。到2006年,猪价依然处于低迷状态,大部分养猪户开始缩减养殖规模,甚至有些养猪户把猪全卖了,不再循环发展。2006年,村里生猪出栏量虽然超过5000头,较上年有所增加,但全村的母猪从上半年的近400头,锐减到年末的90多头。”养猪大户冯延超年猪存栏量一直在300多头,到去年末只剩下50头。生猪数量锐减,而母猪的减少又直接导致今年仔猪的减少,从而产生链条反应,生猪供不应求,肉价一路上涨。

  德本村生猪数量减少是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养猪业的一个缩影。面对今年猪肉价格上涨的局面,德本村养猪户喜忧参半。喜的是猪价上涨,迎来了赚钱的机会,忧的是大部分养殖户去年缩减养殖规模,今年仔猪和母猪价格随之上涨,补栏难度大。已补栏的母猪产仔育肥周期长,大部分养殖户眼睁睁地看着赚钱的机会来了却出不了栏或出栏率下降。

  猪肉涨价是对养猪户的一次警示,最近常听到谈论猪肉涨价的人们说,今年养猪的人发了。对于这种说法,养殖户王和民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外人只看到猪价好时养殖户赚钱了,却看不到猪价低时他们赔钱的惨状。市场价格高低,养殖户赔赚,是市场调节的结果,符合市场规律。但价格的暴跌暴涨,反映了养猪业深层次的弊病———规模小且数量不稳定,疫病防治落后,还有养殖户信息不灵,与市场不接轨等原因,造成发展的盲目性,而盲目的发展总是滞后于供求的变化,从而被市场牵着鼻子走,造成自身发展的被动局面,高利润下产生不了高效益,低利润时就更没有竞争力了。就目前而言,如果养殖户在高利润的吸引下盲目扩大规模,担心不久又会遭遇第二轮的猪价暴跌,所以,这次猪肉涨价对养猪户是一次考验,一次警示。”

  在近两年猪价暴涨暴跌的浪潮中,善于捕捉市场信息的养殖户孙显贵给村民上了生动的一课。2005年下半年,在大部分养殖户感到养猪无望缩减数量时,他咬紧牙关,先后补栏300头。2006年,生猪价格逐渐回升,他出栏300多头,存栏500头,赚了一把。今年以来,他以每公斤不低于12元的价格出栏育肥猪200头,毛收入20多万元,目前又有一批育肥猪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被吉林客商预订。他告诉笔者,养猪户长年能保持300头的存栏量,受价格的影响才会小一些。

  石焕仁说:“养殖业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路子,发展订单养殖,是养殖业今后的必由之路,这样才能在市场价格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方面,德本村正在做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今年6月份,由7户村民投资共同建成千头养猪小区,实行人畜分离,集约化养殖的饲养方式和股份制管理的运行模式,小区已与全省几家正规饲料厂家协商,由饲料公司提供饲料和种猪,育肥猪由饲料公司收购,养殖户直接与市场对接,与大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降低了风险,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既有利于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又有利于保持猪肉市场供需变化的相对稳定,让消费者吃得起肉,吃上放心肉。

 
作者: 王洋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