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北林:为民铺筑就业路
http://suihua.dbw.cn   2007-08-27 08:50:44

  每天中午看着客人就餐后很满意地离开,王晓红很快乐。从工厂下岗后也曾痛苦无奈,但王晓红经受住了下岗后的“摔打”。如今,开了一家快餐店,她不仅走出了失业的阴霾,还安置了5名下岗职工在快餐店上岗。

  王晓红走过的路,也是北林区许多下岗失业人员共同走过的路。

  为了让更多的下岗职工找到工作,北林区采取多种形式让再就业的大门向更多的人敞开。

  去年以来,北林区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条件。针对现有用工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实现再就业的人员就业稳定性较差的情况,北林区实施了“创业带就业工程”,探索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新思路,简化小额贷款程序和手续,做好小额贷款的发放工作。1996年,周志刚从电机集团下岗后,夫妻二人开了一家风味小吃店,由于资金匮乏,小吃店的菜品和营业面积有限,经营举步维艰。在区直机关工作的亲属主动为他承担小额贷款担保,贷款2万元。周志刚租下了旁边的一家小店,营业面积由原来的30平方米扩大到100平方米,营业额是以前的3倍多,还安置了3名下岗职工和2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

  同样受益于小额贷款的下岗职工张中林说:“小额贷款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精神动力,让我们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信心。”

  在笔者采访过程中,许多下岗职工拿出了他们的《再就业优惠证》。一个普通的绿色小本,让众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之路变得平坦起来。截至去年12月末,北林区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5430本;累计为290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58万元。

  再就业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送来了及时雨,而一项项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援助行动,使下岗失业人员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在众人相帮中感受到了温暖。

  1999年,梁军从粮库下岗后,一直和下岗的爱人摆小摊维持生计。后来由于夫妻俩身体不好,这唯一的生活来源也断了。2005年,梁军到新华社区当上了保洁员,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北林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再就业基地,对符合条件的“4050”人员免除一些费用进场经营;在社区举办创业培训推介宣传活动,让社区居民了解创业培训的内容和参加培训的方法;就业服务工作向基层、街道、社区延伸,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求职人员不出社区,即可进行求职登记寻找工作和办理其他代理业务;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走访,面对面地解答就业再就业政策,激发辖区“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就业热情。

  众人相帮推开就业门。全区上下,各种关注困难群体再就业的活动如雨后春笋,在北林大地上蓬勃展开,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搭建了一座座“金桥”。今年以来,北林区已实现城镇新就业3920人,完成全年计划的70%。

 
作者: 许来齐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