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黑土地新家园
http://suihua.dbw.cn   2007-08-22 09:19:32

  ------来自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报告

  绥化,蕴涵资源魅力的寒地黑土,新农村建设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2006年,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围绕“制定新规划、壮大新产业、建设新设施、创造新环境、构建新体制、打造新班子、培育新农民”的工作思路,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全力组织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

  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实现了人均纯收入2900元、增幅7%以上的目标。以寒地黑土品牌为牵动,标准化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获得国家认证的面积分别达到1000万亩和12.1万亩;奶牛、肉牛、生猪、大鹅等畜禽存栏和出栏总量都增加;内转外输劳动力93.5万人,实现收入40亿元;全市投资18亿元新建续建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18个;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3367个,促进农民增收3亿多元。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去年,我市落实了农村公路计划1617公里,新打人畜饮水井140眼,安装自来水的村达106个,受益农户3.2万户;争取资金2300万元,新建户用沼气池4464口,新建设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推广太阳畜禽舍20.05万平方米,太阳能房1.58万平方米;建设了11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信息服务站、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工程全面在试点村铺开。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了新型服务体系。

  2007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提升了建设水平,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农村干部和农民,提高他们的素质成为今年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结合市县乡换届和“先锋工程”,我市对县级农业主管领导和乡镇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对农民通过聘请农业专家讲课、高产大王现身说法、电视科技讲座、播放科技光盘和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提高了干部和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标准、掌握标准、践行标准的意识和能力。北林区聘请了省内大学、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试点村屯的干部群众达2万多人。到现在,我市完成培训农民112万人次。在去冬今春科技培训的基础上,我市通过农业项目进行科技推广,重点推广了农业新技术15项,落实推广面积5000万亩次以上。依托各种技术培训基地强化了农民产业工人的培训,并在信息、中介、维权等方面提高服务力度,提升了农民转移就业数量和质量。目前我市已内转外输农民富余劳动力83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39亿元。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规模经营土地和闯市场的能力,向土地和产业要效益。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535个,其中农民股份合作公司69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80个,专业协会及各类联合体2660个,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22950人。构建和谐社会,先建设和谐新农村。今年我市围绕农村通乡通村公路、饮水安全、新型能源等工程建设,重点解决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难点问题,改善了条件,激发了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想致富,先修路,今年我市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3040公里,已完成黑白路面1382公里,占计划任务66.8%,完成投资6.8亿元。今年计划打人畜饮水井657眼,已完成446眼,新安装自来水农户15857户,村级自来水入户率达38%。对上争取计划建沼气池4000口,已建设了2808口。推广太阳能房等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设备,引导农民走向“新生活”。庆安县大力推广新型秸秆气化技术,试点村已安装650台新型秸秆气化炉,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接受。今年我市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87个,已全部动工,61个完成了主体工程,将成为农村党员和村民的“加油站”。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在全市铺开,参合农民279.1万人,参合率88.9%;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39亿元,共为14498名住院参合农民核销医疗费用1393.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解决农村贫困人群看病难的“保险钥匙”,是一项惠及万千农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今年我市以“三清”(清粪堆、清垃圾、清柴草垛)、“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为村屯环境整治的中心工作,脏乱差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涌现了望奎“生态家园富民小区”、庆安村屯榆树墙为代表的新村屯,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以“新农村建设中心户”为载体,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书写新诗篇,“领着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变”的时尚再现新农民的新风采。也推动了十好文明乡镇、十化文明村、十星文明户的建设发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的社会功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引导农民弘扬、宣传科学精神,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初步形成了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氛围。

  据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门贵昌介绍,我市新农村建设还应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上拓展渠道,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真正在寒地黑土上建设一处处美丽和谐的新家园。

 
作者: 姚晓鸥 张贵文 汪海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