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8月13日电8月10日召开的全市抗灾增收工作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保住粮食总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实现大灾之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6至7月份,我市持续高温,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夏伏连旱。截至8月8日,全市干旱面积1618万亩,严重干旱面积961万亩,绝产面积40万亩,预计粮食减产2成左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元。全市30%农户不同程度受害,有2.4万户达到严重受灾,有的农户甚至绝产绝收,生产生活基本无着落。
近两天普遍降雨,各地旱情大部分解除,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研究决定,把当前工作重心转移到防汛和抗旱增收上来。
副市长李宝山对抗灾增收工作进行了部署。他说,绥化作为产粮大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上负有重要责任。省委、省政府对绥化寄予厚望,要求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抓好抗灾保丰收工作,努力实现以丰补歉,为全省多做贡献,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抓好抗灾增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李宝山强调,要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努力增加农作物产量,针对今年出现的特大旱灾,我们的目标是向管理要产量、向管理要效益,通过管理至少夺回一成年。各地要采取政府组织推动、能人带动、专业组织牵动等多种有效措施,拓宽劳务市场,扩大输出规模,尽可能地输出一批农村劳动力,力争使每个受灾农户都能输出一名劳动力。到年末前,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再输出劳动力1万人,拉动农民人均增收50元以上。要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当前抗灾自救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增加生猪饲养量上下工夫。从现在开始,全市80万农户每户增养一头猪,到“两节”前后出栏,实现每户增收500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优惠政策,特别是灾区新上的“五小”加工企业,要制定和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并把优先录用受灾农民作为前提条件,使这些农民在本地就能够有业可就、有钱可挣。各地还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市场,为农民及时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帮助农民搞好农产品销售,把更多的农产品卖出去、卖上好价钱。
李宝山还要求,各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明年的农业生产做好种子准备、秋整地准备和水田生产准备。
各县(市)区主管农业的副县(市)区长、农委主任、畜牧局长、劳转办主任,市直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