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肇东决心率先实现农区工业化进程
http://suihua.dbw.cn   2007-07-26 10:39:12

  东北网绥化7月26日电肇东市商品奶每公斤涨价5分钱,并且随送随收。7月20日,肇东市奶农都在为这一好消息而欢欣鼓舞。更让他们兴奋的是,背靠伊利集团这棵大树,业主只需付30%资金即可新建改建奶站,而且享受每公斤鲜奶补贴2分钱的待遇,仅此一项,每年可为肇东奶农增加400多万元的收益;肇东市财政对新上设备的奶站给予1~3万元的补贴,这是肇东市加快奶源基地建设的一项新举措,也是肇东市为建设农区工业化大厦夯下的又一块基石。

  肇东市工业经济比重大,龙头企业多,建设农区工业化的基础条件好,“但是,我们不能躺在历史的沙发上睡大觉,必须看到农业地区不发展工业,地方财力增长不了,社会事业发展不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不了。”肇东市委书记张锡才感触颇深。农区工业化建设的新浪潮正被唤醒,纵向查不足,横向找差距,7月17日,肇东市委书记张锡才、市长张亚中带领主要经济部门和乡镇领导奔赴吉林德惠市,用他山之石来攻肇东之玉。思路渐渐明朗,新目标便向肇东走来:用3年时间的拼搏,率先建成绥化市的农区工业化示范区。

  龙头高昂,为率先实现农区工业化开路。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肇东市已形成了玉米、乳业、肉制品、木材等一批“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的龙头企业。中粮集团、成福集团、日成酶制剂等企业已形成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每年加工玉米总量达到170万吨,远远超过当地玉米生产总量;新上的伊利集团30万吨液态奶项目最高年可加工鲜奶45万吨,拉动肇东奶牛每年都以近万头的速度增长,极大地刺激了肇东奶牛业的健康顺畅发展;即将投产的大庄园肉类制品加工企业是一家进出口型企业,每年可加工肉牛10万头、肉羊50万只、大鹅100万只、鹿2万只,产品主要销往俄罗斯、欧盟、中东地区和国内各大城市;黎明、五站、太平、五里明等乡镇的17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已经形成规模群体,把肇东市带动成为杨木加工集散地,年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利润940万元,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到广东、辽宁等地;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为原料的国能生物发电和纤维素酒精等企业,逐渐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将成为肇东市又一新型工业化龙头企业。

  基地夯实,担当率先实现农区工业化建设的“大后方”。肇东市粮食作物面积342万亩,其中玉米面积294万亩,连续3年粮食总产突破15亿公斤;围绕实施牧业强市目标,优质成母奶牛达到4万头,年向伊利集团交奶14万吨,肉牛、生猪、山绵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3万头、103万头、36万头、1583万只,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8%;肇东镇棚室蔬菜、向阳中心村的拱棚香瓜,围井、沿路、靠城经济带等特色产业优势逐渐凸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新亮点。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为率先建成农区工业化示范区的加速器。近年来,通过引建和扶持,一批大的涉农项目相继落户肇东。肇东市级领导带头包项目、领任务,率先垂范,各相关部门也积极引、跑、联,在全市上下形成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肇东市还加快工业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尽快达到“七通一平”,把园区建设成为农区工业化的带动区。

  特区式发展环境,提供率先建成农区工业化示范区的新鲜空气。“六不准”、“环境建设万人评”、“环境建设热线”等规定的制定和活动的开展,使梗阻勒卡行为和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得到整改和解决,城市建设、市场秩序、市容市貌的改善为农区工业化的推进提供先决条件。

  协调高效机制担纲率先建成农区工业化示范区的保障。为保证率先在绥化市步入农区工业化目标的实现,肇东市成立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指导协调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的有关工作,制定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建设农区工业化示范区推进绥化实现跨越发展

 
作者: 李晓东 贾宏伟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