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第六届“十佳公仆”、北林区东富乡党委书记于春江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留下的这段至理名言一笔一画地写在北林区东富乡党员书记于春江的笔记本扉页上,时刻提醒自己:一个人有所作为而不居功,才会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由绥化市区北行只要踏出一步,即进入于春江施政的“领地”。在这儿,于春江政风、政绩如何,随便问及任何一个百姓,人们得到的回答都是相当一致的:“这个书记实实在在为东富老百姓办事情”。
2003年9月,于春江受命任东富乡党委书记。接任后,于春江没有演说、没有开会,之前任两年多乡长的积累,使他对东富的情况早已成竹在胸,直接开始实施他的施政思路。
东富乡马铃薯种植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但由于农民的小农意识严重,怕担风险,不敢尝试种植新的品种和新的种植方式。于是,于春江三顾茅庐,请来全省闻名的马铃薯专家尹作全到东富建设马铃薯科技示范栽培基地。该基地的建立,让一大批农民学到了技术,坚定了种植决心。经过几年的建设,东富全乡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4万亩,现有绥新薯业集团和北方马铃薯经销公司、佟氏薯业经销公司3个大型经销企业,10多个种薯品种和大量的商品薯远销到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20多个省区,是部分省区马铃薯北繁南育的生产基地。2000年,获得国家绿办认证。2001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优质马铃薯基地,以腰房命名的绿色食品享誉全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东富的马铃薯产业正在逐步走上集科研、繁育、仓储、销售、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化之路。
一业开,百业顺。清晰的工作思路,超前的开拓创新,务实的真抓实干,使东富乡的经济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全乡已形成寒地黑土绿色食品生产、畜牧养殖、劳务输出、郊区商贸、休闲度假、招商兴企6大优势产业,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逐步走上了一、二、三产业并进,工业、商贸、旅游、农牧4大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2006年全乡生产总值实现6亿元,增长9.1%。开发区内已上项目23个,固定资产投资达5亿多元。新农村建设步伐较快,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通村公路建设水平不断提高,5米以上宽的村屯道路硬化33.5公里,硬质化率达到51%。治穷先治愚,治愚在教育。几年来,东富乡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006年投资240万元新建中学教学楼2900平方米、太阳升小学校舍400平方米。403户贫困户705人纳入社会养老保险,有线电视入户率、电话入户率及住户砖瓦化率分别达到70%、70%、80%。村级活动场所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受到省、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