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县明水镇美丽村雷清林,从一名工人到砖厂的技术大拿,从一名砖厂厂长再到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成长的每一步都和探索分不开。
1983年,雷清林到村办砖厂当了一名工人。当时的生产条件十分落后,劳动强度大,一心想改变窘迫家境的雷清林,每日和其他工友一样顶着炎炎的烈日搬弄沉重的砖坯,一天下来,累得他躺在床上就沉沉睡去。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倔强的他咬牙坚持了下来。工作闲暇,他没有像其他工人一样打扑克、侃大山,而是缠着老师傅问这问那,并且用心观察制砖的工艺流程,下班回家后,他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学习烧砖的理论知识。靠着这股钻劲,他很快掌握了红砖制作方面的技术、原理、工序,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为他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的建筑市场特别红火,对红砖的需求量大增,可是,美丽村砖厂由于技术水平低和设备落后等原因,与县内同行生产的红砖相比价格相差很大,导致砖厂的效益直线下滑。这时,雷清林临危受命,出任美丽村砖厂厂长。凭着过硬的技术和缜密的市场定位,上任伊始,他就大刀阔斧地对砖厂进行改革。他多方筹资金,购进了先进的制砖设备,又理顺了用人制度,引入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推行工资与效益挂钩的奖惩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全厂工人的工作热情,当年,砖厂的效益较上年翻了两番。
在县内站稳脚跟后,雷清林又把目光瞄向了大庆建筑市场,他经过实地考察,科学论证,在大庆开办了美丽村砖厂分厂,把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现在,美丽村砖厂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年生产能力达到近千万块红砖,就地转移村劳动力300余人。
由于雷清林工作出色,被推选为美丽村党支部书记。他在群众大会上不止一次地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与其苦熬,不如苦干!”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充分发挥美丽村毗邻县城的地缘优势,引导农民向第二、三产业发展,进城打零工、种植反季节蔬菜、搞特色养殖,美丽村农民在他的带领下,多方出击、八面进财。
雷清林搞企业出名了,又被调到明水镇政府企业办任主任。工作岗位变了,但是创业的劲头丝毫未减。他运筹帷幄,春光村日光节能温室、明水镇板材加工厂、向阳村养殖场等一大批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明水镇荣获了绥化市乡企工作第一乡的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