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7月5日电近年来,肇东市引导农民面向市场,根据实际大搞小打工、小种养、小贩卖、小加工,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做活了致富奔小康的大文章。
小打工挣钱。昌五镇金安村农民郭华,农忙时在家里干农活,农闲时到家门口的成福集团卸货,一年下来收入七八千元。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一些生产季节性强的企业,需要大量的临时工人。为此,许多农民不再盲目外出务工,而把农忙时干自己的农活、农闲时走进附近企业打工当做一项挣钱的理想模式。像郭华一样,仅金安村就有400多人。
小种养增收。“养上几头猪,养上两头牛,种上几亩经济作物,不愁发家致富。”尚家镇长安村农民刘生说。从2004年以来,他先后种植了药材、葵花等经济作物,还利用家里的闲置庭院饲养6头母猪,每年这几项收入都达2万多元。近年来,这个镇大力发展家庭特色种养,目前全镇有葵花、果蔬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各类养殖专业户390户。
小贩卖农民增多。近几年,这个市不断改善农村交通和通信条件,全力抓好农产品的销售服务工作,农村商贸日趋活跃。于是,一些农民纷纷购买了摩托车、三轮车、小货车,常年往返于城镇、邻镇各农贸市场,巧做贩卖生意。长期做蔬菜生意的肇东镇东跃村农民李全水,用摩托车收购本镇各村的时令蔬菜运到市里或邻镇各农贸市场出售,多时一个月跑上20多趟,每趟都可赚40至100元。目前,这个市像李全水一样搞小贩卖的农民就有3万多人。
小加工。素有龙江粉条之乡之称的跃进乡,农家大都有漏粉的习惯,随着种植“脱毒马铃薯”工程的实施和制作粉皮的淀粉需求量的增大,晾晒淀粉成了一些不能外出打工农家妇女的最佳选择,半年下来,最多的可赚4000~5000元。据统计,全乡有50%以上的家庭近2600人从事马铃薯深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