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发展 引领 和谐 民主
http://suihua.dbw.cn   2007-07-03 08:26:11

  ———海伦创建“四型”村党组织纪实

  二轮土地承包以来,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后,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发生了深刻变革。如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准确定位,使之更好地顺应形势发展需求,成为摆在各级党务工作者面前必须解决好的一个课题。

  2004年3月,海伦市委提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切实转变村级党组织的职能,把村级党组织打造成发展农业生产的先锋,引领农民致富的先锋,构建和谐农村的先锋,推进民主政治的先锋!”

  经过充分酝酿,海伦市委决定以“先锋工程”为统领,以基层党组织“职能转变升级”为牵动,创建“四型”村党组织。

  何为四型?很简单:发展型、引领型、和谐型、民主型。

  具体咋抓?一句话:量体裁衣,分类指导。

  如何推进?更简单:强力扶持,典型引路。

  为了激发基层的创建热情,海伦市委坚持了三个优先的原则,即资金优先、项目优先、政策优先。3年来,共为基层党组织协调贷款5000万元,争取项目127个,落实上级优惠政策456项。

  发展型: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型村党组织,就是以本地的资产、资源及支柱产业为依托,以多种渠道壮大集体经济和全方位发展公益事业为目标,以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为内容,不断提高自身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

  发展型村党组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发展快。用共合镇增产村党支部书记徐君的话说,就是一年要整出一个样来!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2004年5月,在市镇两级党委的扶持下,增产村依托菇娘产业组建了海伦市三圣宫绿色菇娘生产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小菇娘做出了大文章。短短的3年,公司菇娘栽培面积就发展到3000亩,辐射周边乡镇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1800万公斤,产品远销沈阳、北京、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和东南亚等地,实现营销产值1100万元,年效益达250万元。在公司的拉动下,小菇娘变成了富民强村的大产业,成为区域型特色经济,吸引大庆隆赫达集团落户增产村投资兴建了菇娘深加工企业,研制开发了菇娘酒、菇娘饮品等系列菇娘深加工产品。

  在海伦农村,像增产村这样实现产业规模发展的村有23个,大约占总数的10%。“我们这里发展型的村党组织还是少啊!要是比率再上去一些,老百姓的日子比现在还能好上几倍。”市委书记崔仁良不无感慨地说。为了能把这个比率提上去,他说:“我已经责成组织部门在提升支部书记队伍素质方面研究了一个‘四培一创’,核心内容就是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党员培养成支部带头人、把支部带头人培养成产业带头人,‘一创’就是创建发展型村党组织。我们力争在3年时间,把发展型村党组织的比率提升到40%。”

  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地制宜,审时度势,适时对村级主导产业进行引导扶持,是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的重要前提,也是催生发展型村党组织的关键。

  引领型:引领致富的头雁

  引领型村党组织,就是以村组干部和能人党员为骨干,以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以领办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示范、引带、服务能力,加快党群共同致富步伐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

  近年来,海伦市的“两葱”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一切都得益于能人党员的示范引带。一个是乐业乡乐业村的元葱:2005年4月,农民党员王会山创办了乐业元葱生产协会,当年吸收会员110户,种植元葱2000亩,创产值600余万元。协会创办以来,累计转移劳动力1200余人,带动农民实现增收500多万元,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实现了出口创汇。目前,这个元葱生产协会已经被确立为省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基地。另一个是前进乡前胜村的毛葱:2005年5月,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凤军牵头组建了“兔耳红”毛葱产业协会,吸纳会员农户175户,辐射全乡10个村。2006年,前胜村的毛葱种植面积发展到2500亩,带动全乡农户1100多户,产品远销到广州、云南,并出口越南、缅甸,毛葱亩纯收入达2000多元,成为全乡乃至全市叫得响的特色产业。截至目前,该市以党员服务区为依托组建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862个。这3862个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引领型村党组织的龙头,龙头舞活了,自然就带起了龙身、龙尾。

  和谐型:和谐农村的引擎

  和谐型村党组织,就是以党员服务区为载体,以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稳定社会环境、树立文明新风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党员个人技能和专长,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

  搞服务,促和谐。海伦市一开始就把和谐型村党组织的创建重点放在丰富服务内容和提高服务水平上。

  在服务内容上,主要为群众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服务,为种植养殖业户调整结构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为规模经营业主实现扩大生产提供资金协调服务,为建立和谐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提供治安综治服务,为特色经济作物及大宗农副产品的外销提供交通环境服务,为小康家庭提供发展规划服务。在服务形式上,村党组织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根据岗位,组建新农村建设规划服务队、实用技术指导服务队、政策法规宣传服务队、新经济组织创建服务队、项目建设服务队等助农队伍。遵循农民真需要、干部能做到原则,扩大村党组织在农村、农民、农业三个方面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和质效。目前,该市已组建各种服务队112支,辐射面已遍布全市乡村。如祥富村组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服务队,深入到9个村民组,帮助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西伦村、海发村、三力村组建的实用技术指导服务队,通过聘请专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村,为农民进行水稻、甜菜种植等主导产业技术培训。目前,已举办了83期培训班,为全市2400多个农户提供了农业技术指导。

  公益事业大发展是和谐农村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东风镇文化村,为改善农民饮水质量,集体投资15万元,打电机井2眼,让农民吃上放心水。2005年,又招商引资150万元,完成村屯路8.7公里建设任务。海南乡荣欣村通过对上争取资金建成了390平方米的小学校舍,全面改善了荣欣小学的教学环境,使孩子们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2006年,又投资200余万元修建6.7公里的水泥路。

  民主型:民主政治的基石

  民主型村党组织,就是以党支部为核心,以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为目标,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村民自治组织为重点,以落实“一事一议”、民主理财为主要内容,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筹资筹劳的事难吧?在向荣乡向欣村,难事不难了。这个村“一事一议”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在议事范畴上,明确了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10项内容;

  在筹资筹劳标准上,实行上限控制,筹集资金每人每年不超过12元,所筹劳务每个劳动力每年不超过8个日工;在议事主体上,明确了“一事一议”应由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议定和表决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本村的乡镇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等人员组成,总数不少于35人;村民代表按村民每10户推选1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来推选产生;议题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也可以由村民代表单独或联名提出,经村委会讨论通过后,列入议题;表决方式采取票决制;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项村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规定》、《村民代表例会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几年来,向欣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村民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显著提高。目前,海伦市各村普遍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80%以上的村推行了一事一议制度。据统计,2006年,全市一事一议立项168个,建设完成的项目达90%以上,特别是一些公益事业项目,群众十分认可。

 
作者: 冯革文 陈阳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