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占权,庆安县民乐镇民乐村科技带头人。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当地实践旱改水、测土配方、农作物嫁接等新技术,凭着一股钻劲儿,边学边干,逐渐成长为一名科技致富能手。同时,带动村民科学种田。
民乐村过去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但是效益低。可大多数农民不敢旱改水,有几个农民试种也都失败了,不少洼地种旱田不行,都荒废了。1995年,他承包了225亩“五荒”进行开发治理,当年投资15万元,不仅自己获得大丰收,还确保了民富村农民145亩洼地不被洪水冲毁的危险。第二年就有15户农民按照他的方法进行了旱改水,也都取得了成功,良好的示范使农民打消了疑虑,使全镇的旱改水农民年收入增加了30多万元。
对于一些新技术,通过他的试验,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广泛推广。过去,使用老方法种植出来的白瓜子,不仅产量低、质量差、出籽也不好。他采用育苗移栽技术试验后,产出的白瓜子不仅产量高、质量好、出籽率也大大提高。2006年,他试验种植水果黄瓜,取得了成功,参加了全县农副产品展。让大家共同富裕,向农民传授农科知识是重要一点。
在这一点上,王占权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他把承包地划出20多亩作为试验田,在自家的试验田里进行多种对比试验,让农民从中比较,选择质量好、效益高的品种。
王占权经常深入到村屯和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有时路过谁家的地头,发现有什么不对,他就立即告诉这家农户,哪里出了问题,该怎样进行处理。对于去他家进行农业科技求教和病虫害防治的,他都详细地对来访人进行认真地讲解。为了方便农民咨询,他对外公布了电话号码,农民都管他叫“农业科技110”,每年都自费向农民发放信息材料400多份,接待来人咨询3000多人次。2004年,他成为了化肥专业合作社的一员。他自费购置了一台测土配方检测仪器,免费为农民测土配方。
去年,王占权在自己家里扣起了大棚,建起了沼气池,利用沼气做饭,沼气渣上地,大棚里搞上了特色品种种植,又成为村里的新亮点。在他的带动下,民乐镇16户建立沼气池,用上了清洁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