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6月21日电为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海伦市开展了“建立农民需求档案”活动,坚持以“快、细、稳、实”四字为标准,扎扎实实地推进该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调动主体积极性,宣传发动到位。市委将宣传动员工作层层落实,分解到人、分解到乡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组成11个工作小组,每组4人,由一名副科级干部和3名科级后备干部组成,负责3个乡镇的为民排忧解难工作。各工作组都充分利用公开信、宣传栏、广播、黑板报、标语等将建立农民需求档案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具体做法宣传到每位农民群众。共发放《致农民群众一封公开信》7300多份,张贴标语120多张,在各乡镇都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坚持良性互动原则,责任落实到位。各乡镇成立了相应农民需求档案领导小组和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专门设立一个农民需求工作站,并安装一部需求热线电话,同时配备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接待与登记。乡镇党委每季度向农民发放《农民需求登记表》,形成专卷,并分别整理出农民的个性需求和共性需求,按照致富项目、市场信息、农业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不同,整理成册、建立档案。乡镇农民需求工作领导小组和村两委会在掌握农民群众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后,及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村里能解决的,村两委会和驻村干部牵头尽快落实;村里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镇党委协调解决,各乡镇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计生、司法、信访等职能办公室的作用,并通过争取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及有关专家帮助落实解决农民的需求。充分利用需求档案,解决措施到位。例如:通过党员干部的走访交谈,了解到了许多农民群众苦于无文化、无技术、无门路而闲置在家,劳动力富余的情况,联发党委和政府对上呈请专项资金会同市劳转办举办了两期外出务工人员培训班和电脑培训班,共培训了134人,帮助对外输送劳动力109名。东风镇林业站为广大苗木种植户举办了3期苗木、花卉技术培训班,并通过开展“三联三增”活动,帮助苗农进行技改,提高产量品质。市农委、计生局、司法局、土地局、信访办等职能部门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已解决40多起来访来电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