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北林区太平川镇西太平村
北林区太平川镇西太平村近年来坚持三个文明一起上,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培养和激发村民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群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迈向新的境界。2006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8000万元,村集体拥有资产910万元,存款130万元,人均收入4500元。这个村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国家级文明村等20多项荣誉称号。
几年来,村里采取降低土地承包费、免费出工出车等措施,鼓励村民改造沼泽地和低洼地,水稻面积由原来7000亩发展到12000亩。先后从外地引进合江19和系选1号等优质品种,并通过建立绿色水稻基地的方式进行了大面积推广。至今,通过国家认证的A级和AA级绿色水稻面积达到6000亩,占水稻面积的50%。在西太平村,每年没有一户村民整不上地的,没有一户种不上地的,没有一户水稻销不出去的。做大育强渔业生产。目前,全村养鱼水面达到5000亩,养殖户达108户。每年都聘请省农科院和市区水产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养鱼户进行驯养知识讲座和现场技术指导,提高了全村养鱼的科技含量,实现了由散养、粗养向驯化精养和无公害养殖的转变。去年,全村销售优质鱼122万公斤,销售收入实现85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16%。加快异地开发。村里对外出开发户实行福利待遇不变、优先解决贷款的优惠政策,并由村组干部直接带队到建三江、齐齐哈尔等地进行考察,帮助农户选择地块,估算成本。同时,积极与开发地的管理部门协商解决了农户资金缺、物资少,子女入托、入学难,生活居住条件差等困难,全村异地开发户已达500户,开发土地面积达25000亩,相当于再建一个西太平村,纯收入可达500万元。
围绕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加快环境建设。近几年,村里共投资260多万元,整修道路39条25000延长米,做到了沟清、路平,村屯和田间路面全部沙石化。所有街道都栽种了绿化林,其中新建果树示范街12条,建花草路25条,20000延长米;修建统一标准的水泥过道桥780座;农户全部建起了铁栅栏院墙,有样式统一的铁大门;建砖瓦结构的公厕11座;在主路安装路灯32盏,柴草垛全部做到了村外统一码放。
围绕提高文明程度,加快农民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了“十星户”和“中心户”这两个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十星户”和“中心户”创评活动,大大提高了村民崇尚美德、尊老爱幼的良好素质。创建活动中心户衣淑凡经常走街串户,宣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调解邻里纠纷,起到了积极作用;文体活动中心户马维申闲暇时拉起了二胡,引来了乡亲邻里你唱我跳。1999年,村上投资153万元,建起了1300平方米的集文化娱乐、图书阅览、科技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文化娱乐中心。随着这些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稳定增长,西太平村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标准化村小学校,建起了设施完备的卫生所,办起了老年公寓,兴建了洗浴中心,为全村农户全部安装了有线电视。2006年又争取资金85万元修建了白色路面5公里。现在村里孩子上学全部实行免费;村民就医免收诊费,用药只按进价收费,医护人员工资全部由村里负担;村民洗澡成人收半费,儿童免费;孤寡老人在老年公寓的生活由专人服侍,做到按季节更换衣服,调理饮食。每年春节为全体村民每人发放1公斤豆油、1公斤鲜鱼,7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200元助老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