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6月12日电“你入会了吗?”眼下成为青冈县许多农民见面流行的问候语。养猪的有养猪协会,培育食用菌的有食用菌生产联合体,农产品加工的有农产品加工协会……各类农业经济组织使这个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从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单打独斗”向“联合舰队”的集团作战迈进,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靠山。
针对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化的新格局,该县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农民成立各类专业协会,各乡镇也采取相应措施,重点扶持。这些协会以种养大户为核心,以协会为载体,以市场销售和信息技术为纽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在营销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迎春乡同心村农民素有养殖的传统,但由于各家各户分散饲养,养殖技术不过关,防疫灭病不到位,致使这个产业规模小,利润低,效益微薄。如何使生猪养殖有效规避风险,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在乡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养猪协会于2002年6月成立。协会成立之初,县乡两级政府就专门派人负责收集生猪市场销售方面的信息,及时反馈到协会的各个会员。在会员养殖过程中,协会广泛联系农户,在购畜、饲养、繁改、防疫、销售和技术服务等方面都有专人管理,充分发挥了协会在科技推广的载体作用,为农户科学养殖致富搭建了桥梁。通过养猪协会的带动,农民实现了增收,生猪产业逐渐增大。目前,该协会会员已达126名,全村生猪年饲养量达到12000头,仅生猪一项全村年收入就实现78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
芦河镇的食用菌产业是新兴特色产业。镇党委政府组织筹建了绿野食用菌生产联合体,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构建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网络,向联合体的农户提供各个环节的综合服务。通过与购货方签订合同、制定保护价,每年可以保证较高收益。“我们只要把蘑菇培育好和管理好,其他的事都不用愁,每次卖蘑菇只要在家等着车来拉,等着数钱,其余的事联合体都给办好了。”绿野食用菌生产联合体农户幺会军说。
充分发挥各类农村经济组织的“磁场效应”,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经营。目前,青冈县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59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