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10日电肇东市真诚关爱农村留守群体,实施贴心、知心、爱心“三心”工程,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构筑起温暖友爱的美满家园,形成了和谐肇东的一道亮丽风景。
近两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肇东市农村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业生产领域转移,留守群体中老人、妇女和儿童占八成以上。对此,肇东市妇儿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三心”工程,倾心关爱留守群体,着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肇东市妇儿办贴心照顾留守老人,做他们的知心人。留守老人大多年老体衰,他们的子女外出务工不能在身边照顾,生活存在诸多不便。根据这一现实,各乡镇(办事处)妇儿工作领导小组设岗定责,建立“敬老助老岗”,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与留守老人结成爱心对子。这些志愿者倡导“知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每人每月到结对子老人家里不少于10次,同老人谈心,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目前,该市已经结成这样的帮扶对子185个。
肇东市知心扶助留守妇女,做她们的掌舵人。许多留守妇女在发展生产等方面常常找不准正确方向,肇东市妇联、农委、劳动局、科协等部门便组成了科技专家服务队,针对广大妇女的需求,不定期地开展种植、养殖、市场营销、电脑、家政等技术培训,先后有5000多名妇女参加了实用技术培训。经过市妇联和劳动部门的牵线搭桥,已有376名失业妇女成功实现再就业。在市妇联开展的“千名贫困妇女扶贫解困活动”中,已有百名致富女能手与留守妇女结成帮扶对子。留守妇女的安居乐业,加速了和谐发达新肇东建设进程。
肇东市妇儿工作者用爱心陪护留守儿童,甘当他们的亲人。肇东市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以陪护留守儿童为重点,通过自愿结对子的原则,动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争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各成员单位还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向贫困留守儿童倾斜。市妇联、共青团开展“巾帼手拉手、爱心献春蕾”、“城乡携手、共赴明天”等捐资助学活动,民政部门将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家庭纳入社会救助和帮困助学体系,卫生部门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控条件,公安机关宣传儿童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司法部门实施留守儿童的法律援助,教育行政部门把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等。年初以来,肇东市已结对帮扶留守儿童630余人,给予的物质性资助折合人民币近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