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10日电庆安县着力使引资企业与国有企业“接轨”,引外力激活内力。截至目前,共引资3亿元,盘活国有企业闲置资金1.2亿元,使11个国企重获新生。
庆安县在招商引资中,不但注意引进新兴项目,更注重对能够盘活国有企业的外资企业给予更优厚的政策,更大的支持和扶持,实现“1+1=3”的突破。
船大难掉头。启动和发展资金匮乏,一度使庆安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搁浅”。原庆安植物油厂,是1996年国投资金4800万元建起的国有企业,拥有两条铁路专线,4个两万吨以上的仓储。但建厂后,由于国家再也无力注入生产资金,企业仅运行两三年就处于半瘫痪状态,仅靠收粮为生,几千万元的设备逐年陈旧老化,后经几个国营和私营业户多次承包,但终因无巨资盘活而日渐枯萎。庆安县委、县政府捧着“干花”找雨露,终于受到山东临沂生物制品公司垂青,2004年该公司累计投资6680万元,改造该企业设备和厂容厂貌,并投入生产,仅2006年就生产处理大豆10万吨。
负债过高,一直是扼制国有企业发展的“瓶颈”。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庆安引资破“瓶颈”,加快了“三都两业”(药都、米都、酒都、木业、建材业)发展的步伐。原庆安制药厂1978年建厂,一度曾使“庆药”闻名全省,但日积月累过亿元的债务也使其全省闻名。由于负债过高,该药厂最后无法正常运转。招商引资中,庆安县委、县政府捧着“金饭碗”要饭吃,将四川科伦集团引进庆药,对其进行资产重组,先后投资1200万元和3200万元,对药厂大输液、粉针剂车间全部买断,分别组建了黑龙江庆安科伦制药和瑞格制药公司,并进行了GMP认证。目前,两企业已进入正常运转,对原来的1.2亿元负债达到收支平衡。
能租的租出去,能卖的卖出去,这是庆安县利用引资企业盘活关停企业又一招。原庆安绿洲精洁米厂是1998年兴建的,国投资金3800万元。运行几年后处于半停产状态,后租给哈慈集团,2005年前关停。为了让死企活起来,2005年庆安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五常市客商范业群买断该厂全部资产,并先后投入1500万元对该厂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成立了庆翔油脂有限公司。现在,该厂寂静多年的车间里终于传出隆隆机器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