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6月7日电青冈县积极探索创新造林机制,走出了一条以民营化为主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2002年以来,民营林面积近15万亩,占造林总面积的95%。
公开竞价。针对一些地力好、基础好的宜林地块,他们根据地力、地块条件分类做出底价,实行挂牌竞价拍卖。2002年以来,全县共有1200个地块、6万亩林地通过竞价的方式发包出去,新植树6万亩。
抵价承包。针对距离村屯较远、地况相对较差的宜林地块,他们通过各乡镇农牧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核准,报县林业局审查后,交由村集体以抵价承包的模式进行处置。两年来,全县共抵价发包宜林地1000块5万亩,新植林5万亩。
股份经营。规模较大且连片的宜林地块或残次林带,他们坚持多条腿走路、多元投入的办法,大力推行股份经营。通过农户与农户联合参股,农户与干部股份合作,农户与集体和社会自然人合股经营的形式,按照投入比例,形成股份,按股份分成。从2002年开始,全县共有260个地块1.3万亩林地实行了此种方式,目前新植林1.3万亩。
无偿赠予。针对一些栽植风险大、投入高、收益期长的地块,他们采取该给的给、该送的送。目前,全县共有10余条水打沟的3000多亩土地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主人,共新植林3000亩。
招商引资。对一些需要综合治理、配套投入,县内又无人竞买的大宗林地,实行对外招商。大庆自然人刘树森在民政乡有利村一次性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围流域造林10万株,还创办了1000多亩的苗木花卉基地。目前,全县造林1000亩以上的大户达到17户。几年来,全县共吸引外埠客商200余人,投入林业发展资金上亿元,建设标准化林场500多个,苗圃40多个,栽植用材林、经济林8万亩,植树总量185万株。
为拓展民营造林的发展空间,他们对896个自然屯的周围、房前屋后,按照见缝插绿、谁造谁有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计划用7年栽满栽严,从中挖掘出13万亩的林地。
为解决林地管护问题,这个县推出了“以林养林”的林木资源管护办法,目前,已有22万亩民营林纳入“以林养林”机制进行集中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