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22日电肇东市可谓名副其实的牛城,目前奶牛存栏11万头。农民也因此跳出了土地,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宣化乡就是自“主辅换位”提出后,新兴的一个“奶牛之乡”。目前,全乡奶牛存栏5000多头,农民靠养殖奶牛走上了小康路。
“想多种地那是办不到的事,要是多养奶牛就行得通,政府还扶持。”荣兴村农民姜贵说。为了让农民对养殖奶牛有统一的思想认识,村委会为农民算了一笔经济账:养1头奶牛每年纯收入3500元,相当于25亩地的年收入,可是这个村人均耕地才4.5亩。很快,养奶牛致富成为这个村农民的共识。
“你家的牛养的咋样?”成了农民田间地头谈论的焦点话题。农民任佰刚家由于老人多病、孩子上学,家庭贫困,任佰刚的媳妇看到别人家养牛都脱贫了,便在娘家借了两头奶牛牵回家。别小看这两头奶牛,当年就让任佰刚家脱了贫。现在,他家已有成母牛4头,年收入超万元。
为了摆脱粗放经营的状态,这个乡聘请专家定期对养牛户进行培训,并在各村屯设立了技术咨询服务站,为养牛户提供管理、饲养和防疫灭病服务。同时,他们还千方百计地请8名养牛能人来村里落户,村民通过向能人学习掌握了新技术,饲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村奶牛平均单产由过去的3吨左右提高到现在的5吨。农民赵元洲牛舍四处露风,饲料廉价质差,养了多年奶牛就是挣不到钱。自从来了养牛能人以后,他学到了科学饲养、科学管理的技巧。现在,赵元洲的牛舍是砖瓦建,木质地板铺牛圈,一级冻精配,全价饲料喂,成套技术人人会。通过这样的养殖方式,现在赵元洲的奶牛养得“水灵”,奶牛单产5吨多,成为十里八村有名的单产大王。
为了解决奶农卖奶难的问题,这个乡引资60万元,建立了1个现代化的中心奶站,在比较偏远的3个屯建成了3个分站,使这里的农民在最便利的条件下享受到了最高的奶价。奶农领取奶资足不出屯,乳品企业将奶资及时送到奶户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