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科技为经济发展添翼
http://suihua.dbw.cn   2007-05-11 08:22:50

  ———市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工作综述

  在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旗下,汇聚着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这支队伍囊括了各个方面的协会、学会和研究会,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6年来,我市各级科协组织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使科技与经济结合更求实效,学术交流更加活跃,科普工作更具特色,有效地增强了科协组织的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团体,坚持科学发展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新绥化建设,为市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燃亮了“星火”。

  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市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市各级科协组织以开展优秀学会创建工作为契机,努力拓展学会生存和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组织网络齐全的优势,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技课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为推动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科发展、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的成长,是科协工作的重点。我市共举办各类学术活动500余次,征集、评选自然科学优秀论文450篇,其中有230篇论文获省、市优秀论文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10篇,推动了知识创新、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

  高水平的科技交流,使我市科技界受益无穷。围绕相关产业、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重大课题和生产技术难题,广泛开展学术研讨和科学论证活动,相继举办了农技协论坛、农业高产大王峰会、寒地水稻高产高效技术研讨会、农业生产科技信息发布会,在全市科技工作者中开展了“我为绥化发展献一言”等建言献策活动,促进了学术成果向社会、经济效益的转化。

  创新载体打造品牌

  经济要发展,科技须先行。我市各级科协组织遵循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探索发展的道路,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特色。

  农村科普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各级科协组织的科普工作在坚持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质量,形式进一步拓宽,内涵进一步深化,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科普之冬”品牌活动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党政重视、科协牵头、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科普流动课堂、科普大集、送科技下乡等“科技大餐”成为农民致富的“营养品”。肇东市、安达市和绥棱县先后承办了黑龙江省科普大集,农民大开眼界,致富路上与科技“接轨”。我市开展的“农民科技致富大王竞赛”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引导和带领更多的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之路;在开展的“百名大王进万家”活动中,入户1.8万户,结成“科技对子”1700多个。“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如阵阵春风吹遍乡村,深入人心,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形式,发挥了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引带作用;有近300项农业新技术扎根黑土地,结出累累硕果。农技协工作坚持多元创建、规范创建和高标准创建的经营理念,发展农技协2450个,会员30.2万人,带动人均年增收550元;如今,农技协已成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孵化器”、农民科学致富的“领头雁”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城市社区营造普及科学知识的良好氛围。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以城市社区科普文化广场、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为载体,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科普一条街和世界科学日等纪念活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我市共建城市文明楼院87个,科普文明楼道108处,科普画廊、市民阅报栏216个,60%以上的社区建有科普橱窗、专栏。

  青少年科普活动丰富多彩。普及科学知识,要从儿童抓起。以“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为重点的青少年科普活动,既让孩子们受到教育,更带动了家长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我市各级科协与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联合,深入推进全市“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大赛、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夏令营、科学调查体验、科幻画作品展示等科普教育活动,有效地培养了青少年的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全市有50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国家、省科技创新大赛、信息学奥赛等大型科普教育活动13项,116名学生获国家、省级奖励。

  科普示范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市科协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各方面力量投入科普工作,在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北林区、望奎县、绥棱县和明水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黑龙江省沃必达农业科技园区、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技园区成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绥化第七中学、安达高级中学和肇东实验小学成为省级“科普教育示范学校”;我市还创建了16个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11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

  服务大局创佳绩

  我市各级科协组织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良好环境,为培养科技人才、稳定人才队伍搭建发展平台,使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极大地鼓舞了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我市开展了“十佳”农技协会长和优秀农技协会长评选活动,对他们进行了表彰奖励,这些“明星”破格晋升了中、高级农民技术职称,并享受市级劳动模范待遇。

  我市开展农村“双带”示范型科技人才状况调查,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我市开展了第一届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表彰了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标兵和14名青年科技奖获奖者。有350名科技工作者办理了《医疗优待证》,145名离退休科技人员办理了中、高级职称。

  各级科协组织还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形成了乡村三级科协组织网络,培养造就了一支谋事、干事、成事的科协干部队伍,塑造了鲜明的科协形象。

  市科协积极引导所属学会、协会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壮大了自身的实力,使学会、协会管理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

  市科协不断拓宽科技工作者参政议政渠道,提高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科协组织向社区、民营经济领域拓展,工作空间越来越广泛。

  服务工作大局创出了佳绩。市科协连续3年被省科协评为先进集体标兵,连续3年获全市实绩考核突出单位。去年,市科协被中国科协、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作者: 佟敏 张郝峰 潘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