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合,中国菇娘之乡,海伦市一个特色种植镇。
追忆1995年,共合菇娘才露尖尖角,经过10多年的培育,如今已成“出水芙蓉”,全镇去年种植A级绿色甜菇娘两万亩,今年种植面积又增加了5000亩,人均仅此一项可增收千元以上。
甜菇娘如何成了共合镇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主项?记者进行了一番探究,得出了答案。
竭诚服务农民扩大种植规模
靠服务引导,靠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调动农民积极性,不断扩大甜菇娘种植面积。
种菇娘投入大,有的农民想种,但缺资金,镇村便与信用社联系,解决小额贷款,对一些贷不到款的农户,党员干部帮助解决。落实了干部包村联户责任制,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技术人员包地块,每名干部联系3~5个典型户,从种到收,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在同等条件下,菇娘种植户可优先承包本村机动地、租赁使用集体的农机具、机电井。
几年来,增产村针对春旱实际,集体投资打机电井,架设低压线路,整修了村屯路,创办12个菇娘种植联合体,对农户帮资金、帮技术、帮服务;党员姜波为农户垫资金物资两万多元。
共合镇7005户有1800多户种起甜菇娘,今年种植面积将达2.5万亩。
活化经营方式拓宽销售空间
地里长出来的菇娘是产品,只有变成商品才能挣来钱。共合镇在注重菇娘种植面积的同时,大力开展营销活动。
为宣传推介菇娘,注册了“三圣宫”商标,申报成功中国菇娘之乡,由镇里牵头组织种植大户和营销经纪人组团赴各地参加洽谈会、绿博会和全国粮酒博览会,推介菇娘系列产品。菇娘上市季节,干部、经纪人把宣传单带到沈阳、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在全国30多个城市聘请近百名宣传员,常年为他们宣传产品。培养300多名经纪人分赴全国各地开拓市场,先后与深圳栗艺隆集团、沈阳杰洁公司、大庆绿源集团建立了营销合作关系,在沈阳、天津、广州开辟了销售窗口,专人常驻销售。主力村党支部书记袁中林跑沈阳、北京带回订单,并且自己带头种,使没有菇娘的主力村面积发展到600亩;增产村姜华、朱玉权等人在沈阳、天津定居,每年在那里销售菇娘几百吨。
过去农户销售菇娘,用麻袋装,在地上堆着卖,共合镇成立了菇娘开发公司,统一印制商标和包装箱,提供给农户,包装后再销售,不仅菇娘形象改变了,而且平均每公斤售价比原来提高0.1元左右。
开发新特品种提高市场份额
针对菇娘面积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共合镇推广新技术,开发大中小系列果型菇娘、绿色无公害甜菇娘、富硒菇娘,提高菇娘市场占有份额。共合镇在增产村建设了1000亩A级绿色甜菇娘种植示范园,培育丰甜1号、2号和丰甜宝系列良种,在全镇推广,更新老化种子,亩产提高百公斤左右,亩效益比原来提高150元左右。他们还推广绿色菇娘种植技术规程,农户按规程,进行田间管理和防病灭病,种植的甜菇娘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聘请东北农业大学专家组,在全国首家生产出绿色富硒甜菇娘,并开发加工专用菇娘和富硒菇娘。
如今,南到广州、北到黑河、西到乌鲁木齐,都能见到共合镇的绿色甜菇娘,并出口新加坡等地。
建设加工龙头增强产业后劲
建甜菇娘开发公司,发展协会、经纪人这些产业销售龙头的同时,共合镇凭借质量优势,规模优势,对外广泛招商引资。他们与大庆隆赫达食品公司达成投资6000万元、建设年产5000吨菇娘饮料加工厂协议。现在厂房基本完工,生产设备正订购,今年一期工程即可投入生产,并建了5000亩原料生产基地;红光蜜饯加工厂把加工基地也建在共合镇,签了1000亩种植订单。菇娘饮料加工厂达产达效后,将有力推动菇娘产业快速发展,改变卖原字号产品,降低市场风险。
开发新产品,筑巢引凤。共合镇与吉林高等特产专科学校、吉林通天酒业等院校企业,共同研制开发出菇娘酒、菇娘干酒和菇娘饮料等三圣宫牌系列产品,拥有了自主产权,更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