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唱响激昂奋进的青春之歌
http://suihua.dbw.cn   2007-04-30 07:57:55

  ———共青团绥化市第一届委员会工作综述

  无论在希望的田野上还是在轰鸣的车间里,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无不闪耀着广大团员青年奉献的身影。6年来,全市各级团组织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把握工作大局,紧密结合青年需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形成了以成长成才、创业建功为主题的良好风貌,我市共青团事业呈现出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创新求实的发展势头。

  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坚持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共青团的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建党、建团80周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等重要历史契机,始终紧扣“青春献祖国、永远跟党走”的主题,坚持正确导向,履行育人职能,相继开展了“我与新世纪同行读书计划”、“民族精神代代传”、“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绥化共发展”等一系列活动,唱响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旋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泛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重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搭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平台。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倾心融入文明建设主阵地,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绥化青年的自觉行动。

  服务经济建设作用突出。以服务大局、服务经济、服务发展为着力点,大力开展了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培养、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股份合作组织创建、服务新农村示范村帮建、青工岗位技能振兴计划等活动,农业科技贡献率、农民组织化程度、乡土人才队伍建设、青工岗位技能、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共培养市级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586人,其中省级127人;团员服务区已发展到11238个;各类股份合作组织已达1349个;帮建省级示范村2处,培训新型青年农民2476人;培训各类青工8756人;转移劳动力1.8万余人,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绩斐然。坚持以奉献社会、弘扬新风为主旨,积极推动志愿者公益服务,定期开展“万名志愿者净城”活动,形成了以青年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层次、宽领域、专业化、品牌化志愿服务的格局。全市共注册青年志愿者14.7万人,先后有68万多人次青年志愿者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积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治理小流域67条,营造“共青林”达1.8万余亩。青年文明号创建继续深化,涌现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6个、省级30个。树立培育“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卫士”等青年典型50个。通过开展社区大家乐、楼道文化、爱心门铃等活动,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安达金牛社区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社区称号。由团组织倡导开展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青少年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丰硕。围绕“两法一例”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了“模拟法庭”、“法制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围绕“平安绥化”创建,深入实施“青春自护行动”和“丙戌行动”,广泛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创建“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等一系列事关团员青年的健康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保护青少年权益,开通了我市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不断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共有省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30个,接听热线电话400多个。围绕特殊青少年群体需要,关心贫困学生求学问题,维护进城务工青年合法权益,六年来总计筹集资金近3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3000多人次,处理侵犯进城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案件68起。

  团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三级联创”不断深入,各级团组织以创建“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为载体,不断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六年来,全市共有88个基层团组织被命名为省级以上“五四红旗团委(支部)”,629个基层团组织被命名为市级“五四红旗团委(支部)”,其中绥化体校团支部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社区团建和非公企业团建取得新进展,共有166个社区和42个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团组织。团干部队伍和团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通过深入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团员先进意识、模范意识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推优入党”成效显著,全市共有34330名优秀青少年加入团组织,1317名优秀团员成为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成为了党的助手和强有力的后备军。

 
作者: 马云明    来源: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