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月兰,海伦市通达社区党支部书记,干部居民交口称赞的“牛大妈”。4月25日,我亲身见证和体验了她一天里的辛勤工作。
早7时我就来到了社区,可牛月兰早已坐在办公桌前,在准备一个明天用的材料。“不早来不行,”她说,“早来一会儿可以处理一些零散事,要不该影响正常工作了。”虽然腿脚不好,又因动迁搬出市区,可67岁的她每天总是风雨不误早早赶来,早来晚走已成了习惯。唠嗑的当口儿,她就接待了3个来办事的居民。
7时50分,社区12名工作人员陆续到齐,她主持了一个碰头会。三言两语,大家分头行动。她来到会议室,筹办今天的第一项工作任务……接待镇里组织的社区干部考察学习。她的接待也别有特色,没有滔滔不绝的成绩介绍和工作表白,几大摞厚厚的、装钉整齐的工作档案摆放在会议桌上,任大家随意翻看,谁临时问啥解释啥。人们翻看着几年来社区原始、真实、件件有头有尾的工作记载,个个心悦诚服,由衷赞叹牛书记件件工作抓得实,管得好。仅一个多小时,接待圆满结束。
9时30分,牛大妈来到海伦西城农机公司,征求企业对开展社区共驻共建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多年交往中,社区与企业结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互相支持,共同受益。公司经理王洪富主动参加社区活动,并为社区赞助办公用品,支持创办秧歌队,出钱修路,还接收20多个下岗人员到企业就业。牛大妈也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带领社区人员尽其所能对企业给予扶持,帮助办些实实在在的事。交谈中,王洪富经理诚恳地提出了社区应多渠道筹措办公资金,进一步增强创收实力,拓展服务功能,多帮助职工解决生活困难等建议。牛大妈一一记了下来。
结束走访已近中午,牛大妈匆匆赶回社区,每天中午的午餐就在这里进行。说是午餐,其实就是一碗米饭,一个小菜,用了二十几分钟时间。要在平时,她饭后能休息一小会儿,可今天她惦记着赶中午放学时间去看望自己的关爱对象———贫困学生王雪松。
作为社区关工组织负责人,牛大妈对雪松及其家庭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帮助。雪松父亲没有工作,却患上脑瘤做过两次大手术,母亲也体弱多病,前几年就住在一个阴暗潮湿透风漏雨的房子里,雪松因交不起学费几次打算退学,牛大妈东跑西跑,给孩子联系减免了学费,还跑来了红砖、沙子、水泥,帮这个家庭盖起了一个小砖房,并给雪松送来钱物,买来学习用品,还把自己的自行车捐给孩子用于上学读书。在雪松家,不太爱表达的雪松腼腆地叫着牛奶奶,表示再苦、再难也要完成学业。
从雪松家出来,牛大妈向巷道深处走去,连续查看了三条人行巷道。社区三委、四委属平房区,地势较洼,每逢雨季人难走,车难行。牛大妈两年跑来11万多元资金改建了两条红砖巷道。今年她决心自加压力,谋划再完成一条巷道改造任务。下午3点多钟才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17时,在一片锣鼓声中,通达社区秧歌队的演出开始了。欢快的舞步驱散了一天的辛劳,牛大妈在现场为大家加油、助兴。这支由社区组织起来的秧歌队,扭过春夏,扭过秋冬,历经几载寒暑,给群众带来了无尽的欢笑。
19时,牛大妈带着余兴与队员们告别,踏上了返回城郊的班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