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科学发展谱新篇
http://suihua.dbw.cn   2007-04-12 08:25:28

  ———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进步新青冈纪实

  (一)新的起点,新的期盼,新的使命。新一届青冈县委、县政府用新的视野,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新的思考,做出了“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进步新青冈”的战略决策。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场经济特点和全县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权责清晰,齐心协力,抓实落靠,快捷高效的原则,改变领导力量的投放,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他们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归纳为48个大事大项,并且在县级领导中实行了“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大产业,一份责任,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制度。“领导围绕大事大项转,工作围绕大事大项干”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新方略、新抓法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弘扬社会正气,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提出打造“政治清明、形象清廉、环境清新、风气清正”的新青冈。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坚持两个“4条标准”,把那些作风好、能干事、干实事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把造福百姓作为永恒的职责,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回避,不绕过,而是作为探索的课题,一个一个破解。县委书记李德顺说:“让贫困学生能上起学,残疾人生活有保障,老年人能老有所养,下岗职工能充分就业,是本届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职责。”

  如今的青冈,经济日益充满活力。工业园区不断增加新成员,四川长林集团白鹅屠宰项目、黏玉米加工项目、山东沂南翔宇食品有限公司糖果加工项目都先后落户青冈。今年全县大体可以开发建设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将达到9亿元。新农村建设更是如火如荼,5个建制镇、15个试点村正在规划建设中,自来水入户、道路建设等项目已陆续实施。

  (二)青冈人紧随时代的步伐,提出了“和谐安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拼搏奋进”的青冈精神。这种精神正激励和鼓舞着43万青冈人民向新的目标迈进。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青冈的决策者向干部群众发出了大兴刻苦学习之风的倡议。大兴学习之风,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农历正月初九,这个县就聘请省委党校3位教授集中一周时间,对全县副科级以上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副科级后备干部进行了党的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和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等7个方面的专题辅导。

  改善人居环境。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从人文关怀出发,坚持“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就是抓社会发展”的理念,作出建设“生态园林城”和青冈新区的重大决策,达到人居环境优雅,绿色覆盖达标,空气指数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卫生清洁,市政管理有序的目标。着力抓好以绿化亮化为重点的环境质量工程,以道为重点的城区路网工程,以给排水为重点的配套设施工程,以棚户区改造和建设精品小区为重点的房地产工程。

  打造诚信人文品牌。青冈县“以强化诚信教育,建设诚信青冈”为主题,开展诚信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政府、企业和个人三级诚信体系的建设。据了解,近年来这个县通过在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开展业户自律示范街区及文明诚信户和十佳诚信个人等创评活动,在全县营造一个文明诚信、健康向上的文化大氛围。“建诚信青冈城,做诚信青冈人”已日益深入人心。也正是靠着诚信,许多省内外大企业决定落户青冈。

  近年来,由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了“激情广场”大型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和谐社区、和谐小区评比、“做新农民、树新风尚”、“十星户”评选等活动,在全县城乡形成了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

  (三)建设和谐社会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青冈决策者不懈追求的目标。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指导思想明确,措施得力。

  “褒贬不惊,为民;风雨不随,为实。”县委、县政府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始终着眼于困难群众。在为困难群众办实事上,实施了四项救助工程:全面普查县城和建制镇贫困人口,实施城镇职工扶贫解困工程;建立贫困学生专项救助基金,实施贫困学生救助工程;由政府协调,多方出资,为残疾人提供固定就业场所,实施残疾人救助工程;整合农村敬老院,在城镇建立了老年服务中心,实施鳏寡孤独人口救助工程。

  为给农民创造一个整洁、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今年,县委、县政府将为农民办好“水、路、气、信息等实事”;建设饮水安全工程,新增自来水入户2300户;建设农村公路23条,新增通车里程127公里;建设新能源,新发展沼气1000户;加快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同时,抓好以“三清、四改、四建”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

  社会事业和经济同步发展。去年,对10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院舍建设和设备改造,今年,又积极推进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同时,还在县医院设立了特困职工医疗门诊,制发了《青冈县特困职工就医卡》,特困职工及家人凭卡到县医院就医,可减免部分费用。对全县的教学环境进行改善,对青冈一、六中的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进行了改扩建,并对全县农村中小学的31所D级危房进行全部改建,又投资380万元建设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同时积极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产业、项目和人才开发上紧密合作,并以“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增强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努力提高科技和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

  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新上项目必须符合资源实际和产业政策,必须坚持环保标准,不破坏生态环境。”这是县委、县政府上项目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为防止水土流失,对22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整治。全县林地面积62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15.4%,被评为全国平原造林先进县。2006年,荣获“中国玉米之乡”和“中国万寿菊之乡”称号。

 
作者: 张忠诚 郭海峰 王天微 殷晓光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