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绥化电业局
作为“光明使者”,绥化电业局给地方送去的不仅仅是光明,还送去了温馨、和谐的文明之光。
2005年10月2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此召开。会议表彰了1001个全国文明单位,绥化电业局榜上有名。这是该局继2002年被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后,获得的国家级最高荣誉称号。该项荣誉的取得,标志着绥化电业局的文明单位建设水平登上了新台阶。
在取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后,这个局没有满足所取得的成绩,而是瞄准“一强三优”发展战略目标,在创建的载体上求丰富求创新,在创建的实效上求深入求发展,保持创建势头有增无减,不断巩固和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精心打造服务品牌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这个局把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以改进行业作风为着力点,坚持“优质、规范、方便、真诚”的服务方针,积极打造“政府放心、客户满意”的服务品牌。
自2001年以来,该局连续6年坚持向社会作出《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制定了违诺处罚办法和群众举报程序。2005年,又自我加压,向社会推出《“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员工服务十不准》。2006年4月29日,召开了《国家电网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绥化新闻发布会,公开向社会各界作出责任承诺,通过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来约束经营服务行为。
为了方便客户缴纳电费,绥化电业局与4家银行合作开展了购电储蓄代收费业务;在全省率先开通了95598客户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客户的咨询查询、业扩报装、投诉举报、故障报修。用电业务报装工程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一个窗口对外;推出电费查询及用电咨询网络系统,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坚持每年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领导带头,组织职工走上街头,宣传用电政策和电力法规,义务解答客户咨询,免费为群众维修家用电器。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他们举全局之力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困,为百姓造福。优化电网网架。
绥化撤地建市后,这个局累计投资2.63亿元对绥化市的城网进行了改造,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不断提高。为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投资9.2亿元实施两期农网改造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后,供电区农村居民照明电价每千瓦时平均降低了0.18元,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达3207万元。投资3700多万元实施绥棱林区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结束了该林区半个世纪以来无国网电力的历史。2006年,在全供电区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消灭了无电村屯,262户无电农户告别了无电的历史。今年,该局还将计划投资1.28亿元开展对供电区各县(市)城网改造工作。
当好电力先行官。对地方政府重点经济建设项目,他们采取提前介入、全程跟踪、主动服务等措施,为经济建设项目保供电开辟绿色通道。当绥化市开发区三精制药有限公司、肉联公司、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望奎肉联公司投产及生产用电遇到困难时,局领导亲自赴现场办公,指挥制定应急方案,特事特办,及时供电。在黑龙江省昊天玉米有限公司2005年电气新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为满足客户生产用电的需要,他们先后几次为该公司安装临时电源,并进行增容,得到了客户的好评。去年,为了保证中盟热电厂如期开栓供热,无偿投资近100万元用于电厂机组调试电源的安装与线路架设,组织人员夜以继日施工,提前12天完成机组调试电源的施工任务,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赞扬。
实施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每年春种春灌季节,绥化电业局都把电力线路架到田间地头,通过免费设计、免费施工、赊销电力物资等办法,给农民客户带来方便和实惠。并与绥化市北林区红旗乡红四村结成帮扶对子,投资100万元,在永安变电所为红旗乡新建两个10千伏输电线路出口和11千米配电线路,极大地提高了红旗乡及红四村的供电可靠性,解决了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供电瓶颈。与西太平村结成共建对子后,企业党政领导多次到该村与村负责人共同谋划发展大计,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无偿为该村稻田灌溉供电线路架设进行勘察设计,2005年该村跨入全国文明村镇行列。
倾情演奏和谐之曲
开展“送温暖工程”。关心困难职工,为社会献爱心,已成为绥化电业局领导班子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没有因经济困难而生活没有着落、看不起病或吃不起药的职工,也没有因经济困难子女辍学、孤寡老人无亲人照料的职工,因为这些职工都能及时地得到这个局党组织的常年帮扶。仅近两年,他们共为社会困难群体及局里困难职工捐款近20万元,让这些困难群体真正体验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每名职工都是企业的主人。凡是涉及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均是由职代会和经营集团集体讨论决定,多年来,绥化电业局始终遵循着这条原则。他们还建立了企务公开监督网,执行局长联络员制度,聘任职工为劳动保护监督员、局长联络员,形成了强有力的民主管理格局和监督网络,形成了企业与员工共同谋发展的和谐局面。
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绥化电业局辛勤培育的文明之花正在竞相绽放,香飘久远。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群体。这些先进群体充分代表和展示了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风貌。从即日起,本报将开辟“精神文明建设巡礼”专栏,展示成果,弘扬典型。近期将陆续发表全市12个国家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