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重酿“甜蜜”事业
http://suihua.dbw.cn   2007-04-02 10:03:56

  ———海伦叫响糖经济做强糖产业纪实

  甜菜,“糖疙瘩”。

  10年前,海伦市引进丹麦技术和设备,建设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甜菜制糖企业———海伦糖厂。海伦人一度“饱尝”甜蜜,连周边县市农民也“沾”了甜味。

  2003年底,海伦糖厂因原料、资金、市场的影响,被迫停产,失去了“金色光泽”。

  甜菜,成了“泥疙瘩”,让人“吃”尽了苦头。糖厂欠农民的甜菜款2000多万元。

  “海糖”,海伦上上下下谈“糖”色变,近6亿元资产,一块锈死的、沉重的“苦疙瘩”。

  海伦几届市委、市政府都曾努力做过盘活文章,和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接触洽谈过。虽有一丝曙光,但很快熄灭了,或者迟迟未果。

  2006年春天,沉寂多年的“海糖”重现活力。海伦人,重温“甜蜜”。

  3月28日,海伦市政府与海南洋浦南华糖业集团正式联姻,年加工50万吨甜菜制糖项目正式运营。

  用市委书记崔仁良的话说:海伦要全力打造“甜蜜的事业”。

  南华糖业集团总部设在广西南宁市,是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的重点企业、国内外知名的制糖公司。主要业务:甘蔗种植、制糖、食糖购销等等,贸工农一体化。下属41家企业,总资产68亿元,食糖产销量约占全国的1/10强。2004~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创税4.8亿元。2006~2007年榨糖季,产糖170万吨。

  2006年2月23日,海伦市政府与南华糖业集团达成意向合作协议后,又积极协调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很快注册了“海伦南华糖业有限公司”。2月28日,双方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3月28日,合同签约后,海伦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投入7000万元购并海伦糖厂现有资产,并进行了土地有偿转让。

  此前,海伦市委、市政府已开始了原料基地筹建,但推进步履艰难。

  20万亩种植面积落实,谈何容易啊?!

  打动农户的心,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动了真情。

  在建行开设专户,先兑现了农民手里的白条子,并承诺:提供种子、化肥,秋后卖甜菜一定现金兑付。

  建行海伦支行与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确定牢固的银企合作关系,也向农民“打保票”:如果南华收购甜菜时不兑付现金,建行负责先兑付。

  拿到了渴盼好几年的甜菜款,一些农民的心又热了,当年,种植了12万亩甜菜。

  虽然天公不作美,去年5月份一场风灾,仅存5万多亩甜菜,但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投入了100多万元购买了种子、化肥,并对受灾农户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据海伦市农委的负责人介绍,去年海伦种甜菜的农民挣着了,亩效益是种大豆的两倍。种一亩地甜菜,农资和人工的投入两三百元,亩产甜菜2吨左右,收购价每吨340元。收甜菜时,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扣杂不超10%,现金兑付,在建行开户,款打卡,农民直接支取。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现在企业日处理甜菜能力只有3000吨,今年将再建一条生产线,达到日处理6000吨能力。虽然2006~2007榨糖季没能达到预想效果,但今年前景非常看好。起码农民种甜菜的积极性有了,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将尝试与农民股份合作,联利联心。

  今年2月7日,海伦市委书记崔仁良在全委(扩大)会议上响亮地提出:叫开叫响糖经济,全力打造糖财政,做大做强甜蜜的事业。海伦市委、市政府把20万亩甜菜种植列为全市大事大项第一号,全力为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提供30万吨原料,力争达到35万吨,确保项目扩产。

  海伦,正在集中力量打造“甜蜜经济”。

  甜菜,将成为“金疙瘩”。

  生产质量提升。今年海伦甜菜种植,纸筒育苗面积必保2.5万亩。使用优良品种,引进新疆等地的先进耕作技术模式,提高单产,亩均产达到1.5吨以上。

  保障服务跟进。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将购进甜菜起收机,对连片种植2000亩的农户,公司给打抗旱井。在前进、向荣等6个乡镇设立中心收购站。设立风险保障金。金融部门为收购资金担保,保证现金兑付。种子、化肥由公司提供,春赊秋还。春节过后,上班伊始,市委书记崔仁良就深入到农户,和农民面对面算增收经济账,和农民商讨生产中还有哪些难题,帮助解决。

  市、乡(镇)、村干部纷纷到村入户宣讲甜菜种植的政策、技术,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等难题。

  农民们忙着备种备肥,心里打着“小九九”。

  据悉,目前海伦市已落实甜菜种植面积16.8万亩,占基地建设计划84%。种出“金疙瘩”,收获一份份“甜蜜”。

  海伦干部群众的企盼。

 
作者: 郑晓涛 冯革文 彭柏青 张贵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