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安达,让百姓尽享和谐阳光
http://suihua.dbw.cn   2007-04-02 10:03:56

  去年,安达财政收入名列全省县级第五位。市委、市政府在创造经济新辉煌的同时,也在为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做着不懈努力。

  行路难,困扰着群众的生产生活。安达市委、市政府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交通现状,一年突变。

  先从一件小事说起吧,事因由2006年安萨路、安卧路、安兰路、安肇路、安杏路竣工通车引发的。当地电视台记者还像往常一样,让交通局副局长王明革找几位代表谈谈感受。王明革笑笑说:“你随便问好了。”结果是,过往行人争夸路,话都说到了点子上。

  这5条路是安达市出入的主要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二三十年的碾压,如今是坑槽连片、翻浆起暄,成了“出入之淤”。去年,安达市政府投资1.3亿元,重修了这5条路,总长度达307.5公里。坐落在沼泽深入的太平庄镇,牛经济兴起。可是一场雨,路就不能走了,牛奶运不出去,只能倒掉。每临雨季,农民心里头那个愁啊。去年修了村路,下雨路也照样通,农民乐了。

  城镇和农村缺医少药,治不起病的还大有人在。安达市委、市政府想群众之所想,解决看病难,大见成效。

  在安达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科的同志向记者谈了两件让人心动的事:昌德镇农民李佳庆,拿着结算的1.3万元医疗费,热泪夺眶而出,激动地说:“不是参保,我一个来城里打工的农民,上哪儿能治得起病啊!”下岗职工曹家良患了严重的心脏病,医生早就建议他手术治疗,可是,上有老,下有小,哪儿有那么多治病的钱?就是挨一天算一天了。参保后,享受了大病医保,曹家良做了心脏搭桥手术。

  去年,安达市养老保险费征缴额达到6600万元,拨付养老金5300万元,2005年底前退休的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工资调高150元左右;原在自收自支单位退休人员的工资全部拿到财政开支;全市城市低保对象7923户、11549人,发放低保金872.4万元,农村低保对象6485户、14656人,发放低保金473.5万元,医疗保险覆盖到机关事业单位、城镇居民、乡镇干部、农村教师及在市区打工的农民工……财政投入力度由医改启动之初每年的145万元提高到550万元,已为各类医保参保人员拨医疗保险费用819万元。安达社会保障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偏远的乡村农民还一时难以脱贫,市委、市政府急农民之所急,想方设法扶贫解困。

  龙山村有75亩杨树林,到了盛夏季节,肥大的绿叶摇得哗哗响,人们形象地说“这是钢蹦儿响叮当!”称它是“财源林”。财政局先后为龙山村购买万株优质杨树苗,为这个村储备了一所“绿色银行”,从根儿上帮助农民脱贫。安达市委、市政府还经常组织农民进行职业培训,联系外出打工,让就业人员掌握就业本领。去年全市共举办培训班303期,培训农村劳动力4.7万人次,辟建外输劳务基地196家,登记求职人员7800人,全年输出城乡富余劳动力10万人次。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活动使6341户家庭实现脱贫,全市开展的科局带村,企业帮组,干部带户“两帮一带”活动,帮助村里打机电井,谋划发展蔬菜,养牛等基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到目前为止,为全市1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捐赠资金达到200多万元。

  中小学的危房事大,市政府去年一次性投资1600多万元,完成危改面积38942平方米。现在,在这个市,农村中小学危房这个词已不复存在了。贫困生上学难,安达市政府设立了助学解困基金,截至目前,已有40余名特困生受到资助,走进高等学府;城市“一帮一”活动使670名贫困辍学生重返校园……在安达,群众心里的愁疙瘩有人给解了。

  在市长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一张“卫生所”的效果图:欧式建筑,明窗亮几,爽人眼目。这是这个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一处景观。2007年,这个市的农村将建成经过统一设计,统一规模,统一标准的一村一所。农民小病不出村就要成为现实了。

  市长李会说,我们市政府机关有50多个委办局,一个委办局为群众办两件实事,就是百件实事。不是不能办,是想不想办。关键在于机关向服务型转变。作为一级政府,要让安达人享受公益事业的阳光……

  安达,这片沸腾的热土上,不仅记载着“共创”的豪迈,也写出了“共享”的温馨……

 
作者: 王洋 姚凤阁 廉红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